这叫什么事!
王耿又不傻。他既然已经拿到了这秋闱权,就只需要安安稳稳地把秋闱推进就是了。等放了榜,自然会有无数人去拜到他的门下。
这本来是个稳赚不赔的活计,他犯得着去铤而走险吗!
很明显,他被人给坑了!
“可恶,”王耿跺跺脚,咬牙切齿道,“这是荀淮设的一个局!我疏忽了,他把我摆了一道!”
甚至到现在,荀淮都还防着他,早有准备,马不停蹄地把人带到了大理寺!
大理寺少卿明桓是正统寒门科举出身,清廉正直,刚正不阿,一直以来都只认事实不认人,不属于任何一方。
偏生明桓还敏感得紧,王耿花了好几年的时间,都没能在大理寺安插进他的人。
若是明桓去查案,朝中人无人不会信服。
“马上联系陈宴秋,让他给我想办法!”王耿道。
“烧鸡,烧鸡,好吃的烧鸡……”陈宴秋哼着歌,穿过王府的回廊。
一阵风吹过,刮起院子里的那棵银杏树,像是下了金色的雨。陈宴秋被分了神,盯着那树发呆。
突然,破空之声传来,一道暗箭直直地射到了他面前!
在暗处隐蔽的霖阳反应极快,他掷出手中的石子,“啪”地将那暗箭打落。
王爷说得没错,王耿果然给王妃发信了。霖阳想。
陈宴秋被眼前出现的箭矢吓了一跳,他定睛看去,却见那暗箭上绑了一个纸条。
陈宴秋将那纸条取下,拆开看,只见那上面写着:秋闱出事,王大人被人所害,想办法打消荀淮疑虑,调查真相。
陈宴秋读完上面的字,眼珠一转,立刻拐了几个弯走到暗处唤道:“霖阳。”
眼前闪过一道黑影,等陈宴秋看清楚时,霖阳已经单膝跪在了他面前:“王妃有何吩咐。”
果然,方才那石子时霖阳打的。陈宴秋想。
只是他怕射出暗箭的人尚未走远,才没法现身。自己走到这暗处来霖阳才能放心。
陈宴秋把纸条给霖阳,嘱咐道:“你去把这纸条给王爷,如实禀告就是。”
陈宴秋:我要做王耿的第一大漏勺!
第23章 当堂对峙
荀淮是在宫中演武场找到薛应年的。
他被宫里的太监们带着拐了一个弯,看见了在演武场里挥剑的少年。
先皇后喜欢花,因此宫中各处都种上了各种各样应季的花朵,一年四季,皇宫中都花开不败。
而这演武场,恰好种的就是金桂与菊花,它们清清冷冷又浓郁地盛放着,取的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之意。
薛应年没看见他,荀淮就远远地看着薛应年。
薛应年现年十三岁,个子不高,年纪尚小,力气也不算大,却拿着一把重剑挥舞着。因此,他的动作在荀淮眼里看起来略微有些绵软。
他明显练了有一会儿了,气喘吁吁,脸上出了一层薄汗。
即使如此,薛应年的动作却没停。
荀淮看着他的动作,突然想起来,先帝曾经调侃过,他们薛家都是一屋子犟人。
想想薛端阳,又想想薛应年,荀淮突然觉得先帝说的这话好生有道理。
只是……
心性到底不同。
荀淮不愿再想下去,出声对薛应年行礼道:“微臣见过皇上。”
“皇叔来了,”薛应年停下了动作,把重剑递给旁边的太监,“快要到秋猎的日子了,朕先练练手。”
他接过帕子擦了擦脸上的汗,对荀淮道,“皇叔来寻朕,可是为了今早有人击鸣冤鼓一事?”
鸣冤鼓就在皇城门口,薛应年是第一个听到鼓声的。
“正是,”荀淮答,“有秋闱的考生击鼓鸣冤,状告王大人徇私舞弊,调换考卷,录取不公。我已把人带到了大理寺听审。”
“此事事关重大,不可不查,”荀淮继续道,“所以微臣想亲自接手此事,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荀淮讨厌变数,因此一旦涉及到自己的计划,他都喜欢亲力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