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抗旨?去南唐
姜全宇死后,段云峰并未久留,照他的话说好不容易才有闲心下山走一趟,总要去见见一些故人,至于两国之战,他才没心情掺和,谁爱死谁死,管他鸟蛋事!
而据说姜全宇的死讯传回泰安城后,受伤未愈的天泰帝眼前一黑昏迷了三天,第四日临朝时,便改了西陈以往四处动击,主动阻敌的战略,变成了据险固守,坚壁清野了,并且朝中也开始有了和谈的声音,其理由是,攘外必先安内,冯浩然在泰清郡起义闹得动静已经越来越大,不得不派兵去镇压了……
不管因为哪种原因,西陈的战略改变无疑拖慢了东森进攻的步伐,虽然前期轻松的拿下了一些土地,但其后在面对西陈重兵防守的几处险关时,纷纷停住了脚步。
东森四路大军出击,到天泰六年三月止,战果最为丰硕的便是肖保森所统帅的北路军,短短四个月基本上拿下了西陈庆州全境,可以说若无意外,东森南七北六十三州的格局,北方将在加一州,共计十四州。
而与此同时到三月中旬,苏振山调苏灿回都城的圣旨也已经交到了他手里。
“王爷,您赶紧收拾一下随杂家回去吧,临行时,陛下特意交代,让您从速。”宫里传旨的司礼监的李公公站在苏灿面前唯唯诺诺的说道,他这一路风尘仆仆一直到据马关才见到苏灿,而据马关已经是现在东森和西陈在庆州新的边境了。
苏灿看完圣旨上那短短一行字,面无表情地闭目沉思了一下,随手将圣旨放到桌案上后,旋即抬眼盯着李公公看了一会,就在这位李公公不明所以有些手足无措时,苏灿猛地一拍桌子,“来人,将此人拖下去,好生看管,敢假传圣旨,好大的胆子!”
“啊?”四十多岁的李公公闻言吓得魂飞魄散,好悬没尿了裤子,“王爷,王爷明鉴,老奴何曾假传圣旨啊,王爷……”随着最后一声王爷叫出口,他已被徐祖青利落地拖了出去。
苏灿勾起嘴角邪邪一笑,他当然知道这道圣旨是真的,可是他现在还不能回去啊……
“王爷,您这么做……陛下那里该如何交代啊……”李华农也看出那道圣旨是真的了,可他不明白苏灿为什么要这么做,这可是明目张胆的抗旨呀。
“无妨。”苏灿轻描淡写的摆了摆手,“本王就是要抗旨!”李华农闻言也吓出了一身冷汗,随即他便听苏灿接着说道,“吴供奉,麻烦你去虎口关跑一趟,将雪瑶她们接过来,这些日子不见很是想念呀。”
吴欣芸望了自家老头子一眼,随后点了点头,这西陈的据马关和东森的虎口关差不多,都不是一时半刻能拿下来的,将几位王妃接来也不是不行,只是王爷接到圣旨不往后方走,反将自己的女人接到前线,到底是什么意思啊?难道想在这里过日子啦?
李华农蹙眉思忖了片刻,倏尔他仿佛明白了苏灿抗旨的意思,脸上的忧色转为了无奈的苦笑,“王爷,您这么做又是何必呢?您是皇子,没人会说您功高震主的,您不用自污呀!”
苏灿展颜对李华农露出一个狡黠的笑,这个老家伙倒是猜到了几分,但他的意思可远不至于此,“李老,自污只是一部分,本王若不交出一些让朝堂上下都能抓住的把柄,怕是回去后就有的忙了,所以还不如抗旨留在这前线安逸呢。”
安逸?李华农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谁抗旨以后还能安逸度日啊?不过苏灿的说法李华农倒也认可,按照苏灿在庆州所立下的功劳,回去后皇帝必然大赏特赏,可眼下这么一来,赏赐什么的就不用指望了。
须臾,李华农又想到一个问题,“王爷,您把传旨的人扣下了,陛下那边得不到回复,您这……”
“呵呵,不用急。”苏灿一脸的不以为然,“军中不知有多少龙鳞卫的探子,本王将此事闹大一点,相信他们会告诉父皇的。”
苏灿猜的一点错都没有,军中的各级军官中还真有不少是由龙鳞卫密探兼任的,这边传旨的李公公刚被抓起来没两天,他们便用信鹰将此事报了回去,仅仅十日苏振山便得到了消息。
“混账!小兔崽子要翻天啊!”毫无意外,皇宫里苏振山看完密报后吹胡子瞪眼拍了龙案,在御书房里附手焦躁的走了两圈,旋即嘴角突然露出一抹狞笑,亲自提笔刷刷点点又写了一道圣旨,“徐顺,八百里加急先送到虎口关八王手里,再由八王去传旨!朕就不信他敢说八王假传圣旨!”
徐顺早就被皇帝一息数变的脸色惊到了,闻言赶紧将圣旨封好下去找人传旨去了,而八王接到皇帝的圣旨已经是四月中旬了。
苏灿在这一个多月里也没闲着,当肖保森带着他麾下的大军赶到据马关时,他便带着他的人走了,说是去庆州其他地方收尾,要彻底将还没来得及撤离庆州的西陈军队肃清。
所以扑了个空的八王又沿着苏灿走过的路径追赶了一段,只是这段路上一座座大大小小的京观不计其数,他起初还有些震惊随后逐渐变得淡然,直到最后站在苏灿面前时已经麻木了。
“喏,你自己看,陛下叫你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