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不正常的地方是,那小伙是个聋哑人,说不了话。
但今天,聂钊他们出门早,恰好8:30他经过大街,而随着女检察官进了办公大楼,薛部长又盯到一个小伙子,也是奇怪,同样有身份证和暂住证,而且一掏就掏出来了,但奇的是,这个小伙子问半天不吭声,说话伊伊呀呀,好像也是哑巴。
梁利生来得早,就在现场等聂钊。
聂钊一下车,当然直奔梁利生,天气很热,车上有冷气,聂钊还专门吩咐过,叫陈柔不要下车,但他才下车,她也下车了,还迈着小跑步走向了远处。
聂老板满额头的黑线,他太太怎么回事,又去干嘛了?
梁利生和薛部长又不是约好的,只是恰巧碰到而已,看老板在望那边,他笑着说:“巧了,老板,那位是我朋友,不过他的武装部是个穷单位,政府不打算搞改造。”
武装部,一听就又是个由军人组成的单位。
聂太太也是厉害了,分明现在的她跟大陆,跟那帮军人并没有干系,可她似乎总能跟那帮人只要一见面,就打成一片。
而就在陈柔朝着薛部长走去的时候,那个年轻人竟然都不要身份证和暂住证了,转身就跑,恰好一辆公交车在关门,他一跃而上,人已经没影儿了。
“他妈的,你给我站住!”薛部长大吼。
追了两步又跺脚:“身份证和暂住证呢,不要了吗?”
陈柔追上前,说:“薛部长,给我看看这个人的身份证。”
薛部长回头一看,大惊:“聂太太?”
可真巧啊,今天又碰面了。
他拿过暂住证和身份证,说:“四川小伙,应该是来打工的,聋哑人。”
其实站在未来来客的角度看,那个小伙子怕不是四川人,更不是聋哑人,而是,精明如郭家兄弟背后的大佬,找了一个非常专业的作案团队。
他们要造的,是在这个年代,特警都很难查清楚的大案,要案。
不出陈柔所料的话,案子的背后主谋就是张子强无疑了,但他的人是从哪里雇的,做完事之后,又准备怎么逃脱法律的制裁,这才是真正有意思的点。
毕竟在上辈子,他要到1997之后他才会落网。
逮捕,并审理他也是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他的财产最终没有被追到。
他犯过的案子挖出来的也只有三成。
他的亲人,最终也逍遥法外,快活一生。
而要陈柔猜得没错,促成那一切的,就在于如今,他给大佬擦的脏屁股。
从薛部长手里接过那张身份证,还是黑白照片,名字都是钢笔手写的。
陈柔也不禁感叹,这年头做警察是真不容易,既没有实时监控,更没有电脑比对指纹,查验血型,光凭两只眼睛和一双手就得破案子,又谈何容易?
但她毕竟是从将来来的,盯着身份证看了片刻,她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她说:“这身份证就不是那小伙本人的,丢了,他明天再做一张即可。”
薛部长挠头:“怕不能吧,身份证也能造假?”
在大陆或者不能,但在香江,这种老身份证随便一个油印店都能做。
想做多少就能做多少。
一个人,想改什么身份就能改什么身份。
当然了,一旦他造下案子,警察千辛万苦找到他老家,或者查无此人,再或者有人,但是个傻子智障,甚至于,人可能早就死了,那么,案件的线索也就断了。
第349章 天上人间
虽然在84年就有了第一代身份证,它也采取了网印+塑封的形式来防伪,在八十年代的大陆,印刷厂也基本都是国营的,而身份证要到90年左右才全民普及。
所以在目前,哪怕公安们,也很少见有身份证造假的。
而在整个九十年,大把凶残至极的杀人犯,都是通过造假身份证,再用挂失复印件,又重新补办新的真身份证的方式逃脱法网的。
那些案子基本也要到两千年,指纹和血型对比技术成型,有电脑数据库之后才能水落石出。
而在刚刚改革开放,人口流动加速,但是技术跟不上的年代,多少老刑警为了破案,就生生累死在破案的路上,或者是工作岗位上了。
薛部长经陈柔提醒,再揉了揉身份证,又掏出自己的来做比对,发现问题了:“还真是,这个假身份证的塑料,明显不如我的真身份证质量好。”
但他又说:“我记得那小伙的相貌,等下班了去趟公安局,让他们画下来。”
这年头相机不普及,但犯罪侧写师很牛逼的,只要他形容了,对方就能画出来。
陈柔笑着说:“辛苦您费心。”
薛部长挠头:“为人民服务嘛,应该的。”
他正想问陈柔怎么会在这儿,回头看路边停了一溜水儿的虎头大奔,一个年纪轻轻,打扮的一尘不染,那西服就跟刚烫过似的男人走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