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天之下 第189节(2 / 4)

李景风道:“我这马上有青城烙印,不好卖。”

奚老头道:“那卖我的。”

他说卖就卖,真把马匹卖了。只是他讨价还价,一毛都不肯少,又死命纠缠,一匹马卖了一个多时辰。李景风也只能苦笑,换上自己的马,驾着马车便往东北驶去。

他本嫌旅途上一人无聊,奚老头是个多话的人,两人便攀谈起来,他这才知道奚老头这趟旅程不只是旅程,而是去嵩山定居。

“我生了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女儿都嫁了,儿子都夭折。”奚老头难过道,“我怕养不活,才帮狗儿取了这名字。”

当时生子怕养不大,都会故意取一个贱名,李景风自然知道原因。

“没想叫他大狗,这孩子还真有些野性,不爱种田,就爱打架,又吵着要学武。我就不喜欢他学武,舞刀弄枪的,伤着别人还好,伤着自己怎么办?再说出去打架,惹是生非,性命危险。可这儿子就爱忤逆,真真气死老子!”他说着,犹有些气愤。

说到儿子他便停不下口,又接着道:“我死劝活劝,练把式顶个屌毛用?武当那些一日镖一天活才几十文钱,还得冒风险!干得好些的,大户人家的护院也才二两银子一个月。再说等我死了,不白荒废了那些田地?他偏偏不听,死磨活磨让我送他去武当拜师,也不知使了多少银两,到了二十岁拿了一张侠名状,就这样跑了,一去就是五年。五年!娘的,五年都不回来看爹一眼……”他说着,却又替儿子开脱,说道,“其实也不怪他,他跑到那么远的地方,想来也很辛苦,要是三天两头回家,能给我挣这么大面子?”

原来三个月前奚大狗回家,说自己几年来勤奋努力,当上了嵩山中天门副统领,要接父亲到嵩山奉养照顾。

“这可不是保镖护院那种低下活,门派弟子呢!”奚老头甚是骄傲,道,“还是嵩山派,大门派呢!虽说是少林底下的,比起九大家的青城唐门华山都不知道体面多少,我这儿子可长脸了!”说罢呵呵大笑。

李景风心想:“嵩山虽大,终究不是九大家,也只领着山东一块地,未必真大得过青城唐门华山。”不过他也无意反驳,只是点头称是。

奚老头住了一辈子十堰,除了种田养家,打小没出过远门,也不知道嵩山派中天门副统领有多大,但既然是在嵩山派本部,自然非同小可。奚大狗要讨父亲欢心,难免膨胀几分,他只道自己儿子名气响彻云霄。他卖田地家产,斤斤计较,耽搁不少日子,儿子不断催促也无用,因还有公务,只得先行返回嵩山。奚老头收拾了几十两银子,那是他祖传五代家当,他从未身怀如此巨款,又觉得儿子扬名立万,不由得有些飘飘不知所以然,请了两个保镖,又买了马车充门面——只是马是劣马,车厢也是破旧——浩浩荡荡要前往嵩山。

却不想保镖不济事,自己儿子的名号也不济事,不免有些丧气了。

他虽没见过世面,却世居武当,于坑、蒙、拐、诈、骗、偷、抢这些破烂勾当很是熟悉。照他说,襄阳帮地界还算清平,只有边界上有些投机取巧的,活在武当不懂这些,要在糟糕的地方,没年就得家破人亡。

这话听得李景风舌挢不下,也不知是真是假。他上了这次当,心想总要学乖,不能老被人骗,尤其因为好心被骗,更加不值。于是转了话题,让奚老头教自己有哪些诈术。奚老头想到哪说到哪,有些说过了又说,李景风也不介意。

过了边界便是南阳,奚老头道:“这里就是南阳,诸葛亮他家就住这。”

其实诸葛亮原本住在襄阳,后来才迁到南阳,住没几年就出山协助刘备,不过这掌故李景风与奚老头都不懂,只当南阳是诸葛亮的故乡。

李景风是重庆人,青城雄踞半个四川,蜀地对武侯最是感佩,不仅有不少武侯庙,诸葛亮各种传说典故三岁孩儿也能朗朗上口。李景风心中一动,问道:“这诸葛武侯该是非常非常聪明厉害的人了吧?”

奚老头愣了会,道:“应该是。”

李景风问道:“那这个最聪明的诸葛亮治理蜀国这么多年,立了不少规矩刑罚,他这么聪明的人,立下来的规矩刑罚该是最好的,怎地现在都没人用?后来改立规矩的人难道比他更聪明?”

奚老头道:“这我可不知道。”

李景风又道:“九大家也好,昆仑共议也好,各有各的规矩,就连青城现在肯定也没全照着武侯定的律法规矩。武侯的东西肯定有漏洞,这才被人改来改去,可连天底下最聪明的诸葛亮也想不着一个能照顾到所有人的律法规矩,世上又有谁能想到?”

他想起义兄谢孤白,又想起诸葛然,这两个都是他见过非常非常聪明的人,可他们聪明得过武侯吗?兴许也不能。那还有谁能定个规矩出来?能包罗万象,让每个人都不受欺凌,不受骗上当,又能让好人平安?或者还是把天底下最聪明的人请来,大家一起想,想出个办法来?

肯定不行,前几朝还是一统时肯定也有不少聪明人,听说以前皇帝一人管着九大家所有地,那能请来多少聪明人?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