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庆余年 第1o21节(1 / 2)

如果真是要宣告天下,东夷城归于南庆,只怕不止礼部尚书,或许连皇帝陛下都很有兴趣亲自前来,接受地图,享受曾是异国子民的万千东夷百姓跪拜。

礼部侍郎看着小范大人沉思无语,半晌后和声说道:“小公爷,不要太过烦心,东夷城方面想的是什么,我们心知肚明。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话虽是如此说,但总有些不妥当。”范闲叹了口气,温和说道:“还得麻烦大人赶紧写个折子,送回京都,必要让陛下第一时间知晓此事。”

他忍不住烦恼说道:“今天若不是忽然被逼住了,依理论,怎么也要有旨意才敢接手。”

“东夷城的人还是有些心不甘。”侍郎摇头说道:“不过陛下圣明,定能一眼看出这些人的挑拨。”

范闲笑了笑,知道这位侍郎大人看出自己的烦忧,只是对方却并不知道自己的内心想法。他当然不会说破,皱眉说道:“看样子,我还得回京一次。”

“眼下谈判虽然顺利,但东夷城方面的抵触情绪依然很强。”礼部侍郎眼珠一转,说道:“若无小公爷坐镇,只怕事情有变。来之前陛下严旨,必须一鼓作气,将此事做成。我看公爷还是继续在此坐镇,这些具体事由,就由下官回京向朝廷禀报好了。”

范闲等的就是这句话,思忖片刻后才点了点头,又道:“辛苦大人了。”

……

……

范闲的心上压着一块石头,他知道剑庐主人的身份,并不会让皇帝老子马上弱了对自己的信任,只是这些年里,自己有很多做的比较过头的事情,都是在从那份信任中挖肉吃,谁知道哪一天,这块肉就会被自己吃光了。

四顾剑这一手就是防着范闲将来会转手把东夷城卖了——他先把东夷城卖给范闲再说。宁赠范闲,不赠庆帝。如果四顾剑赌输了,也不过就是这样一个结局。而范闲和皇帝再如何闹腾,又关死了的四顾剑什么事儿?

范闲再一次来到了东夷城外的海滨。他眯着眼睛,坐在青石之上,看着缓缓起伏的白色海浪,似乎在里面看到了四顾剑那双冷漠而没有感情的双眼。

“都在把我往那条路上逼,你有没有想过,我会很辛苦的。”范闲看着浪花里的四顾剑问道。

四顾剑似乎回答了一句话:“我应该爱你以及庆人吗?”

范闲摇了摇头。

四顾剑说道:“所以你苦不苦,庆国乱不乱,关我什么事儿?”

范闲望着海浪笑着说道:“我苦可以,但不能死,而且庆国不能乱,我爱庆国甚于你们的东夷城多矣。”

“是我们的东夷城。”

“我是庆人。”

“你不是庆人,你是天下人。”

范闲缓缓从睡梦中醒了过来,心想自己其实并不是这个天下的人,可为什么却舍不得这个天下的人。难道……这是母亲大人留在这具肉身里的理想主义光辉终于开始散出来了?

尽人事,听天命罢了,如果阻止不了血流成河的战争到来,如果改变不了历史的变化,那就离开这个世界,过自己的小日子去吧。

应做如是想。

第七十九章 简单的征服

东夷城的事情依旧复杂而敏感,忽然间便要变成庆国的子民,这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事情。商人确实好利,婊子着实无情,可即便是商行青楼里的人们,依旧很难马上转变过来。这和做生意不一样,做生不做熟,那是为了宰客人一笔,而掌控自己生死的权力,最好还是放在熟人手里。这和青楼接客人也不一样,一点朱唇万人尝?姑娘们其实心里也都盼着从一而终的。

尤其是东夷城控制的那些诸侯国,早已经有了不平静的趋势。邻近燕京的宋国还好一些,因为这个小国的贵族官员们,早已经习惯了燕京大军的威势,根本生不出来任何反抗的意志。而另一些并不与南庆接壤的小国,一想到自己马上便要失去手头名义上的权力与奢华,而成为南庆京都一个可有可无的人质,自然而然地开始在暗中进行一些事情。

这些小诸侯国的力量并不强大,所以他们所选择的手段也比较阴晦。暗中挑动着民间的暗流,往东夷子民们的情绪上撒着花椒,短短的半个月间,四处的抗争行动已经比前些日子变得激烈而频繁起来。

这些都是在范闲的预料之中,想和平接受东夷城,本来就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小事,这是二十年来天底下发生的最大的一个大事件。

监察院八处已经提前准备好了大批文官,分批次进入了东夷城,与剑庐、城主府开始配合,发动了一波接一波的宣传攻势。加上四处在各国间的密探以及收买的奸细帮助,又有东夷城方面的顺势而行,关于和平,关于非战,关于共荣之类的宣传,轰轰烈烈地展开。

而镇压各地的抗争,避免这些抗争变成无法控制的民变,则需要东夷城自己出手。范闲不希望庆国的国家机器过早地开入东夷城,如果一旦溢出血来,东夷子民心中恨意更深,事态反而会一发不可收拾。

已经有三路义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