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候在一旁,大气也不敢出,心里却清楚能让舒大学士壮着胆子和陛下顶牛,究竟是为了何事。
这冬天正是疏浚河道的良时,门下中书省早在两个月前就已经拟好了章程,只等户部筹好银两,便组织各地州县,广征民夫,修葺河道。但没料到户部最后硬是拿不出来这么多银子,缺口太大,严重地拖延了修河的时辰。于是乎范尚书便成为了众矢之的,如果不是陛下一力保着,怎么着那位尚书大人也要自请辞官才是。
庆国正值盛世,国库却不能拿出足够多的银子!门下中书问户部,户部却是一问三不知,只说是宫中调用了。但宫中用项一向是从内库出……难道内库如今已经颓败到如此境地?内库之事,牵连着长公主,牵连着皇族的颜面,而且最近监察院又正在查崔氏,矛头直指内库,在这当儿上,朝堂上的大臣们也不好当面询问皇帝。
于是乎,才有了舒大学士入宫之行,看来这君臣二人的交流并不怎么平和。
皇帝咳了一声,隐约说到范闲、江南等几个模模糊糊的词语。舒大学士的脸色终于是好了些,似乎很相信范闲下江南后,能够将庆国的财政问题解决掉。
老学士降了声音,面上却是忧色难去:“怕时间来不及,明年若再发大水,怎么办?江南事杂,范提司纵使才干过人,要想理清,只怕也要一年时间,就算明年上天眷顾,可后年呢?”
皇帝笑了起来,安慰舒芜说道:“范闲过几天就动身了,应该来得及。”
舒芜应了声,便笑眯眯退出了御书房。其实君臣二人都是老成持重之辈,怎么可能仅仅因为范闲这么个小年轻去江南,就真的停止了担心?
更何况舒学士争的根本不止明面上的这些东西。他身为如今朝中文官之首,需要陛下的一个表态,内库那边,到底怎么办,而更关键的是,在那两个传言相继出来之后,朝廷或者说宫城之中,对于范闲,到底是准备怎么处置?
皇家玩神秘主义,对很多事情秘而不宣,朝廷里的官员系统却受不了这个,人心惶惶,总要求个准信。皇帝既然明说了范闲离开京都的日期,一来是宣布了内库治理一定会开始,而且会很强硬地开始,二来就是通过舒芜告诉朝中的官员们,范闲的身份之类暂告一段落,不管他究竟是谋逆叶家的余孽,还是皇帝的私生子,反正他人都离开了京都,你们就别瞎猜了,让事情淡了!
……
……
“洪竹啊。”皇帝忽然从沉思之中醒了过来,问道:“先前他有什么反应?”
洪竹一怔,赶紧低声应道:“范提司目中隐有泪光,面露解脱之色……曾在楼中大笑三声,却是不知为何。”他小小年纪,就能亲随皇帝身边,自然机灵处比一般人要强上三分,当然知道陛下口中的他,就是刚出宫的小范大人。
皇帝面色微沉,旋即微笑道:“如此也好,放开之后才好无牵挂地替朝廷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