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庆余年 第194节(1 / 2)

毫无征兆的,道路的尽头出现了一片黑色的影子,突兀堆在渐成细尖的树木列队的正上方,看上去有些骇人。

范闲以为是乌云,不由笑了笑,虽然不准备像在澹州的房顶上那样,喊大家收衣服,却准备提醒一下赶车的那位车夫把雨披穿上。

……

……

马车渐渐地前行,众人终于将那片阴暗的影子看清楚了,此时天上的云层也忽然散开,似乎是为了迎接远来的客人,投下来春日温暖的光芒,照耀在那片影子上。

原来……是一座极大的城池。

这座城池比庆国京都还要显得更加高大雄壮,用大块的青石砌成,高达三丈的城墙略微倾斜,但依然给每个远道而来的人,一种难以言表的压迫感,似乎那个城墙随时可能将你压在下面。城上犹有重檐楼阁,或许是用来充当角楼,有士兵正在高高的城墙上来回行走巡逻。

一股庄严巍峨的感觉,从这座庞大的城墙中散发出来。

城门前早已经清场了,没有闲杂百姓在此逗留,北齐的相关司处官员正在那片广场上等候着南庆使团的到来。

官道之上,马车的速度渐渐放缓,范闲眯着眼睛,将脑袋从窗外收了回来。他没有想到,这座都城会用这样一种愕然的方式出现在自己眼前,让自己一点儿心理准备都没有。

北齐上京到了。

※※※

礼乐起,双方各自见礼。北齐官员衣饰鲜明,十分华贵,庆国使团却是车马劳顿,不免有些委顿,两相比较,显得十分明显。

范闲平静看着眼前的这一切繁琐的程序,只是在介绍到自己的时候,微微颔首示意。在北齐人的眼中,这位英俊的年轻官员是一位趾高气扬的小人,而范闲却根本毫不在意留给对方什么观感。

他的注意力全部放在北齐上京的建筑上。这座庞大的城池,已经不知道在这片土地上矗立了多少个年头,经历了多少风吹雨打,巨大青石的外缘已经有些风化,却依然顽强地保持着坚硬。

范闲有些感慨,他的感慨与所有的旅人都不同,他只是觉着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十七八年后,似乎终于可以触摸到这个世界的历史,虽然只是历史的一些余迹。庆国的京都虽然也极为宏大,但一切都似乎有某种新鲜的味道,范闲知道那种味道是自己的母亲留下来的,所以今日能够看见很久远的建筑,感觉有些莫名沧桑。

第五十三章 斑驳城墙夜色重

“拜见提司大人。”打断范闲幽思的,是庆国驻北齐会馆同使,林文大人。

范闲将目光从那些斑驳的城墙上收了回来,说道:“在这个国家,还是称我范正使的好。”

林文微微一怔,他一向远在异国,所以不是很清楚京都发生事情的细节,但也知道这位范提司大人是朝中正当红的人物,没想到第一句见礼,便被对方驳了回来,再看对方神色,不免以为这位年轻官员仗着父荫圣泽,是个浮夸之辈,心头不禁有些担忧。

使团副使林静微微一笑,解释道:“范大人的意思是,既然是来宣谊的,还是不要用监察院的身份,免得对方心中不快。”

林文这才明白过来,微笑道:“一切听范大人安排。”

范闲回头看了这位常驻北齐官员一眼,此人面目端正,却有些眼熟,不免有些疑惑。林静在一旁笑着解释道:“林文大人,正是下官堂兄。”

范闲大悟,笑道:“原来如此,所谓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有二位在旁,想来此次出使一事定能顺利。”

……

……

一位北齐官员走了过来,三人适时地住嘴不语,转而开始研究这上京城墙上的痕迹与蚂蚁爬行的路线。直到这位官员走到三人身后,林文才似忽然发现了一般,惊喜说道:“卫华兄今日也来了?”

范闲转身,看着那位叫做卫华的北齐官员,微微一笑,不方便说什么。

那位卫华拱手一礼,似乎与林文颇为相熟,笑骂道:“要不是为了接你们的使团,我这时候只怕还在丽香院里快活。”

范闲心头一乐,看来这位与李弘成一般,都好那口儿。

林文赶紧向范闲介绍道:“这位北齐鸿胪少卿卫华大人。”又向卫华介绍道:“这位是……”

不料卫华似笑非笑地一摆手,说道:“范大人名满天下,何用林兄介绍?”

范闲微微一怔,拱手道:“虚有薄名。不敢不敢。”

“范大人过谦。”卫华此人的五官倒算清秀,只是眸子里总带着股散漫的味道,不似官员,倒似位狂生,“堂堂一代诗仙,竟然做了监察院的提司。来年只怕还要掌管南朝的内库,出使之前,更是揭了春闱弊案,十七位官员人头落地,骨碌骨碌转着……范大人却转到北齐来了。”

他哈哈笑了两声,说道:“也不知道贵国那位皇帝陛下是怎么想的?像范大人这等要紧人物,当然要搁在京中好生养着,怎么能弄到咱大齐国来受罪?万一……途中遇上些风寒,这可怎么办啊?”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