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家三姐弟,各有各的离谱。
不知不觉,元宵节过了,也就到了返程的最后截止日。
像是叶春生不恋家的知青正月初几早走了,叶家那边忙于跟叶宝丫所嫁亲家添堵扯皮也没空管她,有叶榆这个狗头军师,叶宝丫在孙世忠家上蹿下跳,孙家鸡飞狗跳,这不过春节嘛,挺热闹的。
剩下的知青再不返程,知青办的人就会上门,押着他们遣返。
刚认识不久的高新亮三人去坐火车,叶榆与韩景却能搭一趟顺风车,委托往返于燕京市和冀北县城机械厂的一辆卡车把手扶拖拉机与一些零件一并捎带过去。
只是因座位不够,叶榆和韩景不得不坐的车斗后面,一路上的坑坑洼洼,那可是真的能让人上下翻飞。
好在四面透风,只要不摔出去,晕车呕吐的概率很小。
比游乐园蹦蹦床都刺激。
叶榆不握住任何东西,被弹起来每次也能稳稳落在座位上,韩景看见觉得特别神奇,这完全违背物理力学定律啊。
他是对的。
但凡违背物理学定律的升落,都是叶榆在空间炫技,主要是为了锻炼异能,韩景还不懂眼睛会欺骗人。
卡车一路开到平泉镇。
镇上出现陌生的大卡车,引发很多人的好奇围观,看见卡车在平泉公社停下来,两个年轻人把车上的拖拉机卸下来。
???
一打听,得知王家沟知青为王家沟生产队申请来一台二手拖拉机,镇上居民还好说,其他生产队的人不免羡慕得眼红,尤其是没有拖拉机的生产队。
“!!!”
“先是赞美的文章登报,紧接着又是拖拉机,王家沟这是走了什么狗屎运啊?”
“怎么什么好事都让他们得了呢!”
“这俩知青长得真精神,咱队上的知青怎么比不过他们?”
“得了吧,你们一来就联合全村人欺负那些外来小伙子小姑娘,还和人家打了一架,都闹到镇上红十字院,人家凭什么要帮你们又是写文章又是搞拖拉机,吃撑了吗?”
“……”
连公社的社长副社长他们也被惊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往远一点想,这样的知青是他们公社的。
当然,还有人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这拖拉机是不是太小了啊?”
第73章 两军对垒
的确, 同样是二手,这台拖拉机比红旗大队的拖拉机小了不止一圈。
尤其是机头。
韩景解释:“手扶拖拉机结构简单、功率较小、耗燃油少,它现在的主要作用是播种与耕地, 更适合小型耕地, 与王家沟生产队所处的环境也更适配。”
并建议:“平泉公社现在属于冀北省, 而第一拖拉机厂在冀南省,公社可以尝试与第一拖拉机厂联系, 看看能不能申请更多小型手扶拖拉机, 更替的二手也行。”
公社长听得眼睛一亮。
他们在公社待了挺长时间的,主要是公社社长拉着韩景的手聊了很久。
两人畅聊虚构着美好的未来, 关于韩景最感兴趣得农业机械化。
叶榆并不想给人泼冷水, 但当韩景终于记得办公室还多了一个人,他问她,她还是诚实回答:“十年内很难。”
“为什么?”
叶榆:
“生产力不匹配。”
平泉公社的土地资源有上限,农业机械由国家宏观调控,资源肯定优先紧着粮食生产产地,如东北、平原地区、热带地区等, 这样才能利益最大化。
除非拖拉机生产跟上来, 这个七十年代末应该没有问题,或者平泉公社土地有更高产量, 杂交小麦九十年代才搞出来,或者有其它生产经济。
因此,哪怕是二手手扶拖拉机,平泉公社恐怕也申请不下来,王家沟能够申请到,跟韩景他们的背景和徐飞搞出的名声有关,属于个别特殊情况。
当然, 平泉公社可以以公社的名义购买,但购买的价格……公社不一定承担的起,分摊到每个生产队头上,生产队挣钱本来不易,队员们肯定不同意。
听此,其他人的热意终有衰减,至少没这么上头。
但难不意味着没希望,而这个时代的人最缺的就不是干劲儿。
公社社长还是会向上申请,但考虑到最后结果,哪怕失败也不失望,更不会因此而迁怒提出这个建议的韩景。
这并不是叶榆危言耸听。
乡下流言传的很快,今天平泉公社才向上申请农业机械,明天各大生产队敢期待下个月的拖拉机,这种希望一但落空,哪怕干部们知道原因,生产队的队员们不一定不抱怨,涉及到利益的时候,肯定有人恶意揣测为什么王家沟能够申请下来拖拉机。
韩景心是好的,可有时候,创业建设不能单纯靠一颗心。
叶榆其实也不懂创业,但看见过诸多人性,斗米恩升米仇。
午饭在公社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