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在年代文中咸鱼 第51节(2 / 3)

结束,其他人下午便不用来了。

今天的午餐异常丰富。

其他人即便不像是叶榆一样,有水煮鱼与鲜锅兔,从镇上和红旗村的收获足够他们做一道麻婆豆腐或干煸四季豆,这次知青点不仅有辣,还有花椒的麻香。

香飘四溢。

知青点顿时摇身一变川菜馆。

现在信息传播落后,村民们并不知道什么是八大菜系之一,辣椒他们知道,当地种的并不多,主要因丰富的麻辣菜肴真没有。

这辣子闻起来可真带劲,搭不管是馍或红薯都是绝配,少数人被激发某些隐藏口味基因,寻思着也不知道这辣椒还有什么花椒种起来麻烦吗?明年要不要也在自留地种上一圈?关于这个知青他们了解吗?

知青们带来的不同信息也在逐渐侵入人们的生活。

午饭过后,韩景、徐飞、花菲菲有大把大把的时间锻炼,尽管他们个个苦瓜脸,但还是老老实实复习第一招,却发现单靠自己,动作还是很难达标。

只是当叶榆帮忙纠正时,“痛痛嗷嗷啊啊——”,高亢的惨叫声再次响起。

鬼哭狼嚎后,他们发现自己终于可凭借身体记忆点完成第一个动作,但过程中,还是时不时发出抽气声。

只是学习第二个动作的时候,比第一个动作好不到哪里去,甚至更疼更痛,连叫都知道呜呜呜叫,因需要配合呼吸调整肌肉。

等学会第二个动作,将两个动作连贯起来难度又增几倍。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叶榆顶多帮忙前两个,连贯需要他们自己熟能生巧,有他们学习两个动作的时间,她已经修炼八百遍。

飞上屋顶。

花菲菲敢发誓真的是飞上去,她亲眼目睹叶榆跳了四米多高,双手伸直,抓住屋檐边沿,一使劲儿,把整个人拽上去。

叶榆上房不是为揭瓦,在上来之前,她先把扫帚扔了上来。

是的,目标扫雪。

知青点的房子建得很牢固,但主要还是平屋顶,倾斜幅度不大,这意味着当下大雪时,为避免雪压倒房屋、堵塞烟囱,还是需要定时清理屋顶。

扫雪挺好玩的。

更准确说是雪挺好玩的,叶榆堆雪人的技术可是没事练过的。

真的是“没事练的”,字面上的意思。

低温天气的时候,人类连集中供暖都供应不起时,甚至不得不住雪屋,靠着雪屋的低热导率艰难熬过寒冬。

那个时候周围能烧的都烧掉,睡过去很有可能真的睡过去,人们为了转移注意力什么没干过,玩雪不过是常规操作,时间太长,什么雪雕雕不出来。

叶榆跳下屋顶,开始玩雪。

经典的雪人最简单,一大一两个雪球紧紧相叠,再用纽扣当眼睛,胡萝卜当鼻子和嘴巴,可插一把扫帚。

更复杂的则是在未来已经被归类为一种艺术的雪雕。

叶榆看似用刀片,实际上再加上异能空间撕裂,在院子里折腾出不少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

鲤鱼、麻雀、小黄鸡、野猪、狍子、野鹿、松树、海棠、牡丹、龙……一个个栩栩如生,不知不觉中,知青院仿佛成了雪雕乐园。

在玩闹的同时,这也是一个有效的异能锻炼法子。

本来知青点因花菲菲他们仨的嚎叫已经足够吸引人,许多村民饭后都不知不觉中散步到知青点附近,绕圈儿徘徊。

男女老少皆有。

现在,叶榆的这一手雪雕技术,又吸引不少人,尤其是村里的小孩,那种一排又一排可以放在手心的小黄鸡看得人眼馋。

可惜天气太冷,他们并不被允许自由玩雪,只能眼巴巴盯着十七岁的大孩子玩得不亦乐乎,超眼馋的。

第二日这些雪雕竟然没融化,原因是又下雪了。

连着下好几天,一直没上工,王家沟也正式进入冬闲阶段。

院里的雪雕物种更是丰富,竟还有龙、供销社、四合院、自行车等,可见叶榆有多无聊,所以还出现了眼泪汪汪的韩景、龇牙咧嘴的花菲菲、痛哭流涕的徐飞。

一比一等身高,但实际上有q化处理,只是神态特色抓的非常相似,一看见,熟人很容易分辨出他们谁是谁。

韩景、花菲菲、徐飞:“……”原以为躲在屋里炕上习武能躲过一劫的。

第59章 闲到抠脚

元旦过后, 叶榆真的很闲。

花菲菲、韩景、徐飞都看出了叶榆很闲,很闲的叶榆很喜欢折腾,知青点能折腾的除了雪雕外, 还有储备粮和小鸡三只, 以及他们这三个大活人。

鸡太小怕折腾坏, 储备粮是抖s属性,唯有他们三个大活人最耐操。

叶榆甚至为了折腾他们, 贴心地扩建了一下简陋浴室, 在浴室里面搭建一个土灶台,买了口旧锅专门烧水泡澡。

事实上她想买的锅尺寸可不是现在, 而是那种能装下人的锅, 这也是江南地区很有名的锅浴,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