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位完成后,吾取来夹板,道:“骨折复位后,需用夹板固定。夹板材质要选择质地坚韧、长度适宜者。固定时,先在肢体上垫好软布,防止夹板损伤皮肤。夹板放置要贴合肢体轮廓,用绷带捆绑,松紧适度。”吾边捆绑边讲解:“过松则固定不牢,骨折端易移位;过紧则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肢体肿胀、麻木,甚至坏死。捆绑后,要观察患者肢体末端血液,如皮肤颜色、温度、感觉等。”吾又拿起一些辅助工具,对玉屏道:“除了基础手法,还有一些辅助技巧。如在复杂骨折复位中,可借助探针探查骨折断端情况,用铰刀修整骨折端之不平整处……”
病症千变万化,唯有亲身经历方能融会贯通。
吾来到一位患者床前,此患者背部痈疽多日病情复杂,吾先向患者轻声问候,安抚其情绪,随后示意玉屏仔细观察患者神色。玉屏凑近,专注地看着患者面容,眉头微皱,似在思索。
吾轻声问道:“玉屏,观此患者神色,汝有何发现?”玉屏思索有顷,答道:“师亲,徒儿见患者面色潮红,呼吸略显急促,似有热象。”吾颔首道:“不错,面色潮红、呼吸急促,皆为体内有热之征。然此仅为初步观察,还需进一步切脉问诊。”吾伸出手,轻轻搭在患者腕部专注切脉,玉屏在旁目不转睛地看着,试图从吾神情中揣摩脉象之意。片刻后,吾对玉屏道:“汝来切脉,感受此脉象。”玉屏依言伸出手,搭在患者腕部。玉屏切脉片刻面露疑惑,道:“师亲,徒儿感觉此脉洪数有力,却不知其中深意。”吾耐心解之:“洪数有力之脉,多主实热之证。结合患者面色潮红、痈疽红肿热痛之症,可知其体内热毒炽盛。此乃判断病情之重要依据。”询问完毕,吾与玉屏回到药室。
吾对玉屏道:“综合望闻问切四诊,此患者乃热毒蕴结之痈疽,治疗当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汝认为当用何药?”玉屏思索有顷,答道:“师亲,徒儿以为可用金银花、连翘、蒲英等清热解毒之药,再佐以没药活血化瘀。”玉屏坐于案前,提笔开方。吾对玉屏道:“开方时需注意药物剂量。剂量过小,难以起效;剂量过大,易伤正气。如金银花一般用量为一两至二两,然此患者热毒炽盛,可适当增至三两。”吾自小研习外医久矣,数十载间,于诸般疑难杂症之治法多有心得。
今玉屏学成,欲独立操刀行断肠续接之术,此乃其医道生涯之初重试炼,吾亦满心期许,遂亲观其所为。
手术之日病患被稳置于榻,玉屏神色镇定有条不紊地准备一应器具,其先取锋利之柳叶刀,此刀薄而锐,刃口寒光闪烁,专为割开皮肉所用。又备丝线数缕,皆经草药煮制,以防感染。另有一匣,内置各类草药粉末,乃止血生肌之良药。玉屏以温布轻拭伤处血迹,随后取酒洒于伤口四周,此为消毒之法,可减感染之虞。酒气弥漫,病患虽已昏厥,仍微微抽搐。
玉屏手持柳叶刀,沿伤口边缘小心划开,动作轻柔精准,如雕刻匠人雕琢美玉。皮肉渐开,肠管尽现。玉屏仔细辨别断端,以竹夹轻提,查看损伤详情。见肠管断裂参差不齐,玉屏眉头微皱,却未露丝毫慌乱。吾递上绞刀,玉屏接过,小心修剪断端,使之处处平整,便于后续接续。此过程需万分谨慎,稍有差池便会影响肠管愈合。修剪毕,玉屏取丝线穿于细针之上,针如蚊足线若蛛丝,其执针手法娴熟,以针带线,自肠管一侧穿入从另一侧精准穿出,动作流畅自然宛如穿花蝴蝶,每缝一针皆力度适中,既保证肠管紧密相连又不致过紧阻碍血运。
缝合之际,玉屏不时以草药粉末撒于伤口,此药能止血化瘀促进愈合,吾则在旁以布巾轻拭渗出之血保持术野清晰。玉屏全神贯注额间微汗,却目不斜视手未稍停。肠管接续渐次完成,玉屏仔细检查每一处缝线,确保无疏漏,然此时伤口仍有渗血不止之状,玉屏不慌不忙,取来备好药棉蘸取止血药粉轻压于出血处,须臾,血势渐缓终至停止。
玉屏又以温布洗净伤口周围,再敷上一层生肌膏药。此药由多种草药熬制而成,能加速伤口愈合防止疮疡。一切处置妥当玉屏开始缝合皮肉,其手法与缝合肠管时略有不同,更为注重皮肤对合平整,以丝线细密缝合,每一针间距均匀,宛如排列雁阵。
缝合毕以干净纱布覆盖伤口,用绷带妥善包扎,手术既毕,玉屏长舒一口气,额上汗珠滚落。其转身向吾拱手,神色谦逊。吾观其所为手法娴熟,步骤井然心中甚慰,病患此时虽未苏醒,然气息渐稳脉象亦趋平,和可见已然成功。此次玉屏独立操刀,过程虽历经波折却圆满完成,令人赞叹。
此乃其多年苦学勤加练习之成果,亦为医道传承之希望。
张妬江:
暮春之初芳菲未尽,官家忽染喘疾气息咻咻,如漏风之笛昼夜不宁,此变惊彻宫阙太医院诸医,闻风而动纷至御前。
为首者乃太医院判李公,年逾半百须发皆白,素负盛名于医道浸淫数十载,其率一众医官鱼贯而入寝殿,初时,李公以手搭官家腕间,屏息凝神细察脉象,眉头紧锁似有千钧之重,继而诸医官依次上前,或观官家面色或验舌象或探胸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