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匈奴人退至数十里外驻扎,似乎要与汉军死磕到底。
沈循他们没有回城,依旧返回小山丘,因为在那里有住所有食物有水,不比乌垒城差。
这天,沈昭正在灶房和面,阿豕娘跑来说话:“哎呦,告诉你们个消息,薛家跟那冯家退亲啦!”
张山月笑笑:“薛家眼高于顶,退亲不是正常吗?”
“那可不!”阿豕娘笑道:“奇就奇在薛家的两万赔偿钱是高家给出的。”
“高家能有这样好心?”张山月擦着桌子,准备揉面。
阿豕娘捂嘴道:“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呢,结果你猜怎么着?那薛灵瑶居然跑去找了鱼离乡啬夫,据说还给人家跪下了呢。”
“所以高啬夫给了薛家两万钱?”张山月有点不敢相信。
两万钱啊,那高家图什么呀?
阿豕娘:“可不,高家可真阔绰,一出手就是两万,就是不知那薛家拿什么偿还?”
沈昭大概知道高家为何要出手,估计他们得知薛家来历不凡,所以想结个善缘。
当然,那笔钱也不是白出的,薛家应该写了还钱契约。
不过这些都不关自己的事,无论那薛家如何,自己都不会让他们好过。
阿豕娘走后,张山月忽然对女儿道:“阿昭,我前儿遇到董先生了,他祖孙俩过得相当不好,连一日两餐都难以为继。”
沈昭思索片刻,说:“要不就请董先生祖孙俩帮咱们看客栈吧,反正那边也要有人守着。”
张山月叹口气:“回头我去问问,若他们肯去,咱们就送些粮食过去。”
董先生在此地多年,自家三个孩子多亏他教授学识,这会儿他日子难过,自家定然不能袖手不管。
“蒸好馒头我就去跟他说说。”沈昭道:“若他不肯,就让董无风跟着阿豕跑买卖吧。”
“就怕董先生不同意,他家世代都是读书人,哪里能让唯一的孙子去跑买卖?”张山月道。
沈昭:“先问问呗,到时再说。”
蒸好馒头,沈昭与母亲一起去了董家。
一进董家门,就感觉屋里冷冰冰的,连火堆都没生。
而董先生窝在草铺子里,身上穿着沈家送的棉衣,正趴在矮几上写字。
“先生好啊。”张山月将一篮子馒头递过去:“尝尝我家刚蒸的馒头。”
董先生连忙站起身,朝张山月拱拱手:“怎么想起送馒头来?我家里还有吃食呢。”
张山月笑道:“咱们来是想请先生帮个忙,阿昭在亭驿那边开个客栈,暂时无人顾到那边。”
董先生茫然抬起头:“你们想请我管帐?”
第83章
投诉兄
沈昭朝董先生行个礼:“还请董先生帮个忙。”
董
先生沉默片刻,问:“确实需要我管帐吗?”
“当然。”沈昭正色道:“最近生意有些忙,我与母亲实在抽不开手,还请先生帮我。”
董先生点点头:“只是我腿脚不利索,不能来回奔波。”
“不用您奔波,客栈那边有住房,如今后院已经盖好三间屋,到时您与无风兄就在那里居住。”
沈昭又说:“客栈什么都有,锅灶柴禾米粮都预备着,只是取水有些不便,在院子外的沟渠内。”
虽说现在已经让人挖了一道水沟直通院子,但目前是冰冻期,沟渠内并无流动的水可以引进去。
董先生摆摆手:“这都是小事,老夫知道你是好心想帮我,只是我年岁已大,就怕以后拖累你家。”
沈昭笑道:“说什么拖累?是我有求于您,希望您来帮我。”
董先生叹口气:“也罢,老夫就厚颜承你的情了,那咱们祖孙什么时候去客栈啊?”
“明日一早就去吧,正好我也要去看一看。”沈昭道。
董先生:“好,那我今晚就收拾一下,到时与你一起去。”
“那就这么说好了。”沈昭朝董先生行个礼,与母亲一起告辞回家。
半路顺道又去看一眼堂嫂,就见她胖了不少,面色红润饱满,不像以前那般沉郁。
张山月伸头去看小婴儿,还碰了碰他的小脸蛋。
小娃儿裹在被褥里,蠕动几下脑袋,微微睁开眼,朝来人展开一个笑容。
“呦,毛娃儿都会笑了呀?”张山月抱起他,递给女儿看:“瞧瞧,多好玩儿。”
沈昭探头过去,就见小娃儿眼神灵动,还会转着脑袋寻人,不由笑了。
前世堂嫂与腹中孩子都去了,自己都没见到堂嫂的最后一面,她就被草草埋了。
如今看来,某些人的人生并不是不可改变,只要有人愿意伸出援手,厄运之人也可以获得新生。
从堂嫂家回来,沈昭继续查看商铺宝石的售卖情况。
没想到今日又售卖出去三十多颗,账户多出两万多钱。
看样子,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