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o3章(1 / 2)

惠妃有权,宜妃有宠,各自领衔没毛病。

今天仍旧是惠妃和荣妃坐在一边,宜妃和德妃坐在一边,居首人却发生了改变,以荣妃和德妃为首。

惠妃脸上不显,只在坐下的时候蹙了蹙眉。宜妃沉着脸,心里堵得慌,都没怎么动筷。荣妃喜滋滋,说了好些凑趣儿讨巧的话,引得太后开怀。德妃跟着凑趣儿,却时不时用眼角余光瞄惠妃和宜妃。

四妃之下按理说应该是成年皇子一家,这时候已然成亲的皇子有大阿哥,三阿哥和四阿哥。

皇子之后是公主。

今天皇子与公主座次对调,公主坐在了前排,皇子靠后。

“太子不在,太子妃凭什么坐在上头?”也就是离皇上足够远,都快坐到殿外去了,大福晋才敢低声发一句牢骚。

大阿哥不悦地看了她一眼:“就凭青蒿粉,凭她亲自抚养大哥儿。”

还有中元节让她受了委屈。

太子妃座次倒不打紧,她配得上那个位置,真正让大阿哥在意的,是母妃座次和皇子们座次。

不是安排座次奴才不尽心,多半得了皇上的授意。

想到中元节那天发生的事,大阿哥心往下沉。

揆叙那个蠢货,企图怪力乱神往掌珠身上泼脏水,事没办成折了悟行和明波,还引起了皇上对他猜疑。

甚至可能连累了母妃。

对付太子就对付太子,明刀暗箭都行,为什么非要跟掌珠过不去。

“老九欺负十二事还没过去呢,皇上把咱们都扔到门口来了。”三阿哥敬酒的时候,忍不住跟四阿哥吐槽。

四阿哥笑笑没说话。

“额娘,我想去官房。”大哥儿爱喝果子露,石静便由着他,没有因为皇上在场就不让他吃这个不让他喝那个,怕在皇上面前出丑。

石静叮嘱大哥儿身边服侍的:“外头风凉,别让他在外面玩,去过赶紧回来。”

主要是宫宴人多,怕被冲撞了。

从石静带着大哥儿落座,康熙便有意无意地关注着这边,很想看看石静将大哥儿养在身边,是真心还是假意,是照拂子嗣还是单纯做给别人看。

大哥儿才四岁,没到会演戏的年纪,就是配合演戏也不会演得太好。

康熙冷眼旁观,看到不是大哥儿对嫡母全心依赖,就是嫡母对年幼庶子宠溺。

太子妃将来是要做皇后,母仪天下,如果心里连一个庶长子都容不下,还能装得下千千万万的子民么?

石静并不知道自己又通过了一次考验,她安静地坐在那里欣赏歌舞,心中却惦记着胤礽。

信里只说河道上出了问题,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让他赶不及回宫过节。

不知他现在怎么样了,用没用膳,能不能吃上她派人送去的月饼。

一曲结束,石静朝门口看去,不见大哥儿踪影。

又一曲开始的时候,有个面生小宫女走到她跟前禀报:“太子妃,大哥儿好像吃了不对付的膳食,有些拉肚子,保姆请您过去看看。”

“你在哪里当差,看着有些面善。”石静没说去,也没说不去,而是盯着小宫女的眼睛问。

小宫女莫名心虚了一下,支支吾吾说在乾清宫当差。

石静没跟她计较,自己也没动,打发了芳芷过去看。

芳芷很快把大哥儿接了回来,石静问保姆大哥儿是否闹了肚子,保姆一脸懵,说大哥儿拉了屎,但没拉肚子。

石静眯了眯眼,没说话。

作者有话要说:

石静:果然还有后手。

第62章 起冲突

席间,裕亲王福全和恭亲王常宁盛赞太子治理河道有方,整个夏秋无定河再无水灾。

“今年夏天雨水丰沛本是好事,奈何雨水多了,无定河就要闹灾。”

福全笑呵呵起了一个头儿:“无定河闹灾成双,当地百姓习以为常,还有福无双降祸不单行的说法。可自从太子坐镇河道总督府,用分段治理的办法疏浚引排,亲自到场巡察,无定河今年只闹了一次水灾。等中秋一过,那边就算安稳了。”

康熙与有荣焉,嘴上却格外谦逊:“分段治理那是于成龙提出来的,太子不过采用了他的办法。”

听皇上提到于成龙,裕亲王下意识看了大阿哥一眼,含笑点头附和。

恭亲王常宁是个耿直性子,再加上皇上对他们兄弟格外优容,想什么便说出来:“有千里马也要有伯乐才行,于成龙还是安徽按察使的时候就提过分段治理,以疏导为主,引河入海的办法,遭到了当时河道总督靳辅反对。两人一度闹到御门前廷议……”

说到这里,常宁才意识到兄长福全刚才为什么没有接话。

当时廷议结果是靳辅取得压倒性胜利,于成龙的办法被搁置。

靳辅之所以能赢,不过是得到了明相支持。

重提当年的廷议,就等于告诉皇上,明相不是伯乐,没有识人之能。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