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朕能走到对岸吗 第174节(2 / 2)

张辽领兵过去?本将军直接亲自前往,带兵杀了袁绍,将陛下迎到徐州!”

之前不敢动手是有两个原因,一是他当时没有带足够的兵马粮草,二是刘协还在袁绍手里,他不敢轻举妄动。

如今袁绍不在邺城,正在河间郡抵挡公孙瓒,那他还有什么可怕的?

直接动手干袁绍便是!

吕布是个行动派,这个想法冒出来后,直接提起方天画戟,就要去清点兵马,大军直奔冀州。

“停下!停下!”

陈宫见此大惊,连忙上去拦下吕布。

吕布不悦道:“公台拦我作甚?”

陈宫叹了口气说道:“杀袁绍简单,但将军能承担杀了袁绍以后的骂名吗?他在天下人眼中可是汉室忠臣!”

“将军以为陛下为什么要通过种种谋划、让袁熙去杀了袁绍?就是不想承担这份骂名!”

陈宫真的对吕布感到无可奈何。

这家伙根本不懂什么叫做计谋、什么叫做策略,只知道打打杀杀,简直太过粗鄙了。

“真是麻烦。”

吕布听不懂陈宫说这些弯弯绕绕,只觉得头疼,袁绍一个大奸贼还能称为忠臣?

他吕奉先才是真正的大汉忠臣!

陈宫也不想与他解释了,只是道:“将军依陛下的吩咐行事便可,马上令文远率领一万大军前往邺城。”

“邺城乃是袁绍的大本营,地理位置极好,而且粮食极多,有一万大军镇守,袁绍休想再夺回去。”

“如此一来,陛下的安危既可以得到保证,也可以邺城为基础,进而谋夺整个冀州,这才是陛下真正的打算。”

“况且眼下和孙策战事不断,将军怎能离开扬州?”

吕布面露犹豫之色,反复思索一番后,最终点头道:“好,公台你马上传令给张辽,让他即刻出发。”

……

与此同时。

青州,北海郡。

“我若奉旨起兵,牵制袁谭,则代表我承认了他天子的身份。”

“可若不尊圣旨,则眼下汉室复兴的机会将因我而覆灭……”

孔融看着手中从邺城送来的圣旨,眼神呈现标准的扇形图,有三分敬佩,三分狂喜,两分震惊,两分犹豫。

第166章 孔融投诚,公孙瓒入瓮

“国相,该用饭了。”

孔融拿着圣旨沉思之际,太史慈用托盘端着饭食走入书房。

自邺城返回北海郡后,太史慈便留了下来。

孔融辨认不出两位天子的真假,以致于声名尽毁,遭到天下人的谩骂。

哪怕回到了北海郡,都不时有人往国相府上丢石头和牛粪,甚至还有些激进的文人士子想翻墙入府、当面质问孔融。

为了保护孔融的安全,太史慈不得不放弃带母亲返回辽东的打算,在母亲的支持下留在国相府上。

“嗯,放在那里吧。”

孔融心不在焉地说道。

此时他哪里还有心思吃饭,目光一直停留在圣旨上,表情时而高兴、时而担忧、时而纠结。

太史慈见此不禁有些疑惑。

因为孔融自返回北海以后便闭门不出,每日在家中不是处理政务就是读书写字,也再未露出过笑颜,这是他这么长时间来第一次看见孔融有如此复杂的情绪波动。

“国相为何事烦恼?”

太史慈的目光落在那封圣旨上,这是邺城那位天子送来的圣旨,今天早上才刚刚到府上。

面对太史慈的询问,孔融也没有隐瞒,说道:“子义最近可曾听闻袁绍父子反目成仇,袁绍更是被赶出邺城之事?”

“略有耳闻。”

太史慈点了点头,最近关于邺城、关于袁绍的各种消息,可谓是传的沸沸扬扬。

如今街头巷尾都在讨论到底是袁熙大逆不道弑父,还是袁绍是否真的是挟持天子的逆贼。

这圣旨里的内容莫非和此事有关?

“事到如今,我也不瞒子义了。”

孔融收敛神色,对太史慈说道,“邺城的那位天子一直都在藏拙,虽然表面上受制于袁绍,实则暗中谋划极深。”

“此次邺城事变,就是那位陛下在幕后主导的一切,现今已经驱虎吞狼,成功赶走袁绍,拿下邺城。”

关于刘协藏拙的事情,孔融一直埋藏在心里,不曾对任何人说,哪怕是太史慈也一样,生怕会不小心泄露出去,便会陷刘协于危险当中。

但如今他不必再隐瞒了,因为那位陛下已经成功脱困,龙腾九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