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扼元 第593节(1 / 4)

听徐瑨说了那通,倪一正在心惊,被郭宁喝得大跳起来。

到底他是郭宁身边的老人,立即明白局势有所恶化,当即行个军礼,转过身,大步离开。他的身影很快就没入了夜色之中,而军营各处旋即传来轻微的躁动,那是将士们在作准备。

郭宁简单洗漱,靠着自家战马,想要赶紧入睡。

天气很冷,就算穿着厚衣,也遮挡不住双手和面庞。这就愈发显得马匹热烘烘的,侧脸靠着很舒服。可郭宁心里的事情太多,又睡不着。他辗转几次,从马背上取了地图,藉着篝火观瞧。

地图很精确,包括了北方三个招讨司的辖区,精确到了每个堡垒,每条道路,在一些重要堡垒的旁边,还用细小的笔触著名此地守军数量、守将何人、储备物资规模等详细内容。

往日里郭宁若心神不定,总爱看着地图推演战事发展,以此来舒缓情绪。他是自幼生长在战场的人,看着地图,就能想象出千军万马彼此纠缠厮杀,或攻或守,或穿插或突袭。越想,他越是乐在其中。

可这会儿,郭宁只觉看不下去。因为这地图并不涵盖大周与宋国的边境,偏偏眼下很可能出问题的,就在地图以外。

郭宁把地图扔开,强迫自己闭眼。

这一夜他半梦半醒,好像始终没有睡着,又好像始终没有清醒。他恍惚见到自己身在战场,四周到处是血,到处是断裂的兵器,横七竖八的死尸和残肢。

他看到将士们汗流浃背地往来奔走,远处时不时传来马蹄的轰鸣、战士奋身厮杀的呐喊,还有凄惨到无以言喻的,伤兵们难以忍受痛楚的惨叫。他大声的呼喝,想要接手指挥战斗,却没有人听。

他猛然惊醒,天色已然微明,有将士起身刷洗马匹。

倪一披着轻甲,侍立在旁边,用有些担心的眼神望着他。

清晨的风吹来,带着呜呜的啸叫。营地上风处洼地,洼地里有没过小腿的积雪。这时候洼地里的土坷垃和冰雪碴子被风卷起,落在营帐和甲胄上,发出劈劈啪啪的轻响。郭宁从中听到了一点特殊的声音,他问倪一:“你听到了么?”

这话问的突兀,倪一没懂但众多将士的动作都微微一滞,所有人的目光都转了过来。显然,虽说将领们不泄露消息,但将士们还是本能地感觉到气氛不对。

郭宁又问:“你们听到了么?”

倪一还没回答,郭宁已经挺腰起身。

没错,那是轻骑全速奔驰接近的声音,郭宁甚至能听出,伴随着马匹四蹄腾越的铃声轻响,那是挂在马鞍前桥、代表十万火急的銮铃。

按照大周的军队制度,传递消息以金银牌符为凭。为了避免被敌人拦截骚扰,信使通常不会携带任何引人注目的东西。只有情况格外紧急时,才会在马鞍上悬挂銮铃,代表骑士拥有随时征用马匹或船舶的权力。

而且,按照徐瑨的判断,后方信使应当带着那位大匠,明天晚间赶到。是什么紧急情况,使信使加快了速度?

郭宁用力咬了咬牙。

一个人如果面临局势恶化,难免会不安、惊恐;一旦不安惊恐,就心志动摇;一旦心志动摇就意气消沉。但郭宁的性格坚毅,越是面临逆境,他越是冷静的像钢铁。

他道:“有信使来了,带进来。”

信使须臾就到,一前一后两个人,是在营外刚巧遇上的。

前一人连连挥鞭策马,驰奔到郭宁面前,来不及跳下,只猛拽着缰绳,任坐骑连连打转。

后一人只得道:“你从北面来,你先说。”

前者禀报:“陛下,我是前队第四将张平亮麾下……”

“我记得,你是山鸡。”

“是,是。”

山鸡跳了下马:“张将军昨天让我带人折返急报,却不曾想在这里就遇上了陛下。文书在此,说的是兄弟们出哨,遇到的大批敌骑都配备夏国所产的铠甲,数量极多。我家将军以为,或许夏国与蒙古有所勾连,不可不防。”

与夏国勾结?

有趣。夏国给了蒙古大批甲胄,用来武装那些由俘虏和降卒组成的仆从军。而蒙古人则很耐心,一直到大周的军队深入草原,整个国家的军事力量都倾斜到了北面,才把这个事实暴露了出来。

“我明白。你辛苦了,且去休息。”郭宁拍了拍山鸡的手臂,转向另一位信使。

信使俯首行礼,送上两份书信。

一份来自于天津的耶律楚材,信中说,他已经暗中遣人拿下了史弥远派在天津的亲信,严刑拷打。那亲信熬不过苦,交代说,他在史弥远府里的靠山是一位管家。那管家在半个月前蜡丸传讯,要他紧急卖出天津商行的股份,以免这位管家的私人利益受损。

至于为什么要卖出股份……郭宁打开第二份书信,两眼扫过,怒极反笑。

原来事情已经发生,原来任何应对都已经来不及。

宋国的皇太子病危,史弥远很可能失去他最重要的支持者。所以他需要个由头把政敌们全都绊在边境,以免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