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满楼摇头:“这便说错了。实际上,我每年都会来看花灯。”
“就像每年陆小凤都和你一起过年一样?”何欢问。
花满楼闻言一愣,叹道:“被你发现了,我果然是不适合说谎。不过,这次可真没骗你。”
何欢笑:“若不是之前他凑巧打赌输了,去我那里拾掇自己,我现在也不会识破。”
顿了片刻,他又问:“在你看来,灯会是什么样的?”
花满楼微微歪头。
他们已经进灯会场所,人声鼎沸处,有混杂着多种食物香气的热浪扑来,给人们带来冬日难得的温暖。还有叫卖“冰糖葫芦——”“糖三角——”多种小吃。家中娇养的小孩子吵闹着要吃,新年时大人们也愿意花钱买点零嘴甜甜口舌,得了糖的小孩子便专心舔着手里的糖,低着头,灯也不看。酒楼中有商女歌,唱得热闹喜庆;又有另一边银铃声响,手鼓轻击,胡旋舞起。
花满楼笑:“人声沸沸,流水汤汤。歌也千家,舞也千家。灯会实在是一个对感觉很友好的地方。”
何欢听他真切在享受,心中更加轻松,他问:“若要待在外面,只怕都串在一起反倒不美。依你看,咱们先去欣赏哪家?”
花满楼道:“先去巷尾那家。”
“巷尾?”何欢一愣,“巷尾是家……”
花满楼笑:“是卖花灯的。来灯会,怎能不买花灯?”
按理来说,满街都是卖花灯的,越到巷尾,人应该越少才是。然而这里却里外三层地挤满了人。由此可见,老板的手艺一定很好。
何欢与花满楼在最外层站着。百姓过多,何欢有些手足无措,问,“咱们真要在这里买吗?到处都有花灯,随便买一盏也就罢了,又不是小孩子。”
花满楼作讶异状:“满大街都在叫卖花灯,他这里人却最多。小欢难道不好奇,这儿的花灯究竟是什么样子吗?”
何欢想罢,诚实点头:“的确是有些好奇。”
花满楼笑:“我也一样。那咱们就待在这儿看看。”
买到花灯出来的人,手里提的最多便是莲花灯,其次是小孩儿手里拿着居多的小动物,如兔子小鱼做的灯。相较于其他摊上的花灯,模样更为精巧别致。
甚至有人拿着做工繁琐的一盏“走马灯”出来,灯屏上不是常见的人马追逐,而是冬去春来,寒梅落桃花开的景致,何欢看到也暗自称赞其巧思。更别提灯主人,简直是一边欣赏一边向前走,差点没撞到别人身上。
何欢感叹道:“的确别致。”
花满楼笑问:“你最喜欢哪一个?”
何欢思索片刻道:“大约还是最传统的莲花灯吧。当然,那盏‘观花灯’精巧绝伦,也十分好看。”
花满楼点点头,不知从哪儿掏出两盏灯来:“那么,我提这盏莲花灯,小欢提这盏‘观花灯’可好?”
“这是……你是什么时候买的?”何欢接过这灯时,模样竟有些呆呆的。
花满楼笑笑,还没回答,他身边就有人替他道:“这位公子早早就请王匠制好了灯,留在老朽这儿呢。”
花满楼转头望去,就见扛着一垛糖葫芦,摸着胡子笑眯眯的老人家。
“多谢您。”花满楼礼貌道。
老人摆摆手:“害,顺手一帮,连过节费都富裕,再有这样的好事,还来找老朽啊。”
说话间,又卖出去两根糖葫芦。
待何欢回过神来,老人家已经扛着只剩半垛的糖葫芦,慢慢悠悠走远了。
何欢定定望住花满楼,心中又是迷茫,又是莫名慌乱。
“这……”
花满楼却自然道:“年年都自这里订灯,如今多买一盏,无非多给一点钱。”
他想想,又补充道:“真没骗你,现在灯还在我家中挂着。”
他未曾说的是,这灯上的花样往年从未有过,也不是匠人画的。只是今年,今年他认为或许有人会喜欢,想着那人的喜好,才有这种纹样。其余灯上画的寒梅春桃,是自这张纹样上截出的一小部分,制来卖个新奇。而这盏灯耗时之久,再熟练的灯匠也只作一盏就眼花缭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