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小印,这样他们若不是去设法掌握一些上乘章印,那么就只能以小印为依托了。
而小印终究是较低,这就在开始时便局限住了观想图的威能和高度,除非他们愿意花费代价去修持大印或者上乘章印。
可是这些大印无不是需要投入大量神元的,而修士本来就是神元不足才去修持小印的,又怎么可能掉头过来走老路呢?
所以这就是一个死结。
所幸观想图并不是在出现之后就一成不变了,而是可以不断完善的,他们也并不是真的就没有机会了。
而且观想图本质上为了成就修士的修行,而不是为了固束修士,只是从万千头绪之中理出一条目前最为适合修士的道路。
故而也不是没有修士觉得观想图不合意,抛在一旁不管,自己另去选择寻路的,只不过这样任性的人并不多而已。
但初时选择若无法做到最好,那之后势必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去完善自身,所以除了极少数人外,这一步往往就已经决定好修士今后的上限了。
那么他自身的核心章印又该为何呢?
对此他早有思量,在他所有的掌握章印之中,虽然“观知之印”、“先见之印”都称得上是相当上乘的章印,可都是都太过偏向于感知观察,至于“真胎之印”,只是筑牢根本之用,在第二章书就已然走到了尽头。
所以他决定选择“言印”作为自己的核心章印。
他能感觉到,无论从潜力还是运用变化之上,“言印”都是远远凌驾在其余章印之上,并且这还是一个可有用于斗战的章印,对着他自身战力的提高有着显著的帮助。
随着他的心思沉定,更多的神元被抽去,这个核心章印也是被确立下来,可随之他便感觉到,他还需需再确立另一个核心章印。
这也即是说,他需要确立两个核心章印。
一般来说,无论观想图之后如何完善变化,但在最初之时只能选择一个核心章印。可他转念一想,认为这很或许是自己能够同时观读“玄、浑”两章的缘故。
果然,他随即发现这一回自己并无法再从玄章之上择取章印,而只能从浑章之上进行挑选。
而浑章之上,无论是“心湖”、“雷音”,还是“语韵”、“真息”,这些章印都没有办法和“剑驭”之印相比,更不用说后续各种剑印变化都是从“剑驭”之印上衍生出来的,故是此刻他没有太多犹豫,当即就把剑驭之印当作了自己的第二个核心章印。
就在他心意定下之后,便就感觉到自身所积蓄的神元正在不断流泻入那一团浑冥之中,同时似有一“物”在里生成,并在那里酝酿变化着。
在难知过去多久之后,他心神一震,双目睁开,发现自己已是从定坐之中醒来,而大道浑章依旧飘荡在身侧。
他检视了一下,此刻自身原先所具神元十去其九,这无疑说明他所求取的观想图已然成功推演出来了。
通常来说,观想图都会有一个具现,这些具现或许有着多种类别,这正如章印一样,是大道之章对修士认知大道的某种映照。
于是他心神一定,就往自身意识深处观去。
……
……
第六十九章 观图
张御在进入自身意识深处之后,他首先看到的,是两道由无数明亮璀璨星辰组成的银河,它左右相对,横贯虚宇,浩瀚无边。
他略略一讶,以为自己的观想图便是这等模样。
一般来说,因为修士本身是生灵,所以观想图都是活物具现为主,因为若是观想图太过高渺遥远的话,反而不利于修行。
不过他再是仔细一看,却发现在那两道银河之下,还有一团虚虚荡荡的浑气浮现在那处,并隐约能看到其演化出来的大体轮廓。
他辨认了一下,心头不由一震,随后再往上看了看。
此刻他终于知晓自己的观想图是什么了。
这是“玄浑蝉”!
那两道飘忽璀璨的银河正是此蝉那一对高举展开的蝉翼,而下方由无数幽气凝合的正是那模糊不清的蝉身。
“玄浑蝉”又名“玄浑天蝉”,是仅存于天夏传说中的生灵,具备蜕变重生,无限变化之能,只他之前未在任何观想图中见过,也见过丝毫记载。
而在天夏古义之中,夏即是蝉,也同样是指天夏之人,如今代表天夏的旗徽,上面便是刻有玄浑蝉翼纹。
不过有一点不同的是,蝉翼纹上是由一左一右,玄浑两翼相对,而他这观想图中的玄浑蝉则是以幽浑之气为身,以玄精之气为翼。
若不仔细去辨,除了那一对灿烂若星流的双翼,就算他自己,也很难看清楚观想图中那掩藏于幽沉之下,飘忽不定,几近虚无的蝉身,只会以为那一团浑幽之气。
这观想图也不同于以往所见到的那些描绘在卷宗上的图案,显得尤为真实,似这玄浑蝉就是一个活物,仿若下一刻,此物就会一个振翼,就会从心神之中跳跃出来。
他明白,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