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第3o4节(2 / 3)

人都想了一遍,思绪又不自觉飘到了工作上。

纠结了一阵,她翻个身,问隔壁床的余幽芳,“余工,你说生产设备这么大的事,是不是得跟上级汇报一下啊?除了食品接待组的组长,也应该跟咱省交易团的团长提一提吧?”

余幽芳笑问:“还不死心呢?”

“哎,眼瞧着一条全新的生产线摆在面前,谁能轻易死心啊?”

搞一套生产设备有多难,叶满枝可太清楚了。

去年一整年,她做了那么多次努力,都没能给罐头车间买来新设备。

还不都是没钱闹的。

如今有机会以物易物,用产品换设备,那她肯定要积极争取啊!

余幽芳没想到她这么有韧劲,支持道:“那明天就跟团长说说,万一领导有办法呢。”

叶满枝哪能等到明天,她当即就从床上坐起来,换上衣服就去敲团长的房门了。

交易团的团长,是省外贸局的段副局长。

这会儿时间已经挺晚了,叶满枝又是年轻女同志,他没请人进门。

两人走出旅馆大门,站在马路上就聊开了。

听了她的介绍,段团长问:“那位米勒先生说没说,采用哪种付款方式?全用货款抵扣,还是用货款加外汇?”

“还没谈到那一步呢,他只是中间商,要先跟西德的制造商联系,确定产品规格和价格再说。”叶满枝将自己的担忧讲给他,“咱们滨江在原料供应上不占优势,我担心将设备谈下来以后,会被拨给其他省份的企业。”

段团长当着省外贸局的副局长,当然希望将这条生产线留在本省。

虽说全国一盘棋,但是各地的干部难免会有地方本位思想。

多引进一条生产线,不但能丰富他们的出口清单,还能解决不少剩余劳动力。

他背着手在马路边徘徊,暂时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

原料供应是他们的短板,哪怕真把设备搞回来了,调运原料也是个大问题。

“这件事你再容我想一想。”段团长叮嘱道,“西德客商还没给回信,没必要跟大会上报。等他那边有了确切消息,咱们再商量。但是西德客商那里,你还得好好谈。”

叶满枝点头答应。

她在这边严阵以待,可米勒先生却一连好几天没出现。

此时已经进入了广交会后半程,她跟余幽芳还得多帮自家工厂接单,也就没心思关注那条未必能落进口袋的生产线了。

周日的时候,大姑姐家的良宇,带着他弟弟良宸跑来了广交会转悠。

“良宇,你俩怎么这么早就从岛上回来了?”

前些年那个帮她和吴峥嵘拍照的胖墩墩,已经抽条成高胖的小少年了。

而他旁边还带着一个与出租车差不多体型的小不点。

“我妈不让我们在岛上玩了,喊我们回来上学。”良宇把弟弟抱到椅子上,让他老实坐着不要乱动,“小舅妈,有言在我姥姥那边挺好的,你不用担心。”

叶满枝笑道:“跟她爷爷奶奶在一起,我有什么可担心的。这次没人管她,终于能撒欢疯玩了。”

她主要是对有言的太爷太奶比较放心。

听了她的话,坐在椅子上的胖墩墩2号嘟嘟囔囔说了什么,全是白话,叶满枝没听懂。

“良宸说什么呢?”她看向良宇。

良宇迟疑片刻说:“有言在岛上挺乖的,没撒欢疯玩。前两天被我姥姥带去幼儿园上学了。”

叶满枝:“……”

她婆婆这个幼儿园园长真的不白当。

吴会计也是在南方上过幼儿园的小朋友了。

“怎么就让她上幼儿园了呢?”叶满枝还是要问问原因的。

“我太姥爷去海边晒太阳,有点中暑了,他跟我太姥要休息。我姥姥就把有言带去幼儿园了。白天在幼儿园上学,下午太阳不晒的时候再带她出去玩。”

本来他弟弟也要上幼儿园的,因为不会讲普通话,老师和小朋友听不懂他在说什么,反而逃过一劫。

不过,太姥爷刚中暑,他妈就催他们回来上学了。

良宸只比有言多逍遥了一天。

叶满枝对闺女的处境有点想笑,关心了一下老两口的情况,听说没有大碍后,她就问两个外甥,“良宇、良宸,你们想吃点什么?今天舅妈请客。”

良宇已经是中学生了,知道广交会上的东西不便宜,摇头表示吃过饭才来的。

他爸妈今天都值班,他带弟弟来广交会是看小舅妈的,顺便参观一下玩具展区。

但良宸比有言还小几个月,正是嘴馋的年纪,点头表示想吃好吃的。

叶满枝难得招待一次婆家的孩子,大方地买了两袋儿童饼干、两袋牛肉干、两包奶糖,还买了两瓶果汁汽水,让他俩一人一份分着吃。

良宸很有礼貌地说了谢谢,拆开儿童饼干以后,先发给叶满枝一块,然后是他哥哥,之后是旁边的阿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