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的胳膊,道:“马选个好点儿的,车明儿再看,买个旧的就行了。车夫也请了,一个月半两银子。”
许娘子点点头,跟马一比,车也不算什么了,请车夫的更是小钱。
只不过回屋之后,她忍不住长吁短叹唉声叹气,崔大山见她这样,不由道:“你说这孩子花钱也太大手大脚了,刚你还拦着我,就该说说她的,你也太惯着她了。”
许娘子听了这番话有些不满,她道:“你说她干什么,如英这孩子有福气,她说买什么指定有用。你没听她说嘛,是因为我去城西远,怕我累得慌,才想着买辆车呢。哎,她昨晚是说了想去庄子,今儿没去就是因为远。”
许娘子一边觉得崔如英主意大,一边又觉得女儿做这些肯定有用,还觉得女儿孝顺。
闺女有福气她是深信不疑的,如今连崔大山每月都能赚几十两银子了。
想了又想,躺床上的时候崔大山都睡着了,许娘子又把他扒拉醒,她问崔大山道:“你明儿问问马花了多少钱,哎,车就家里掏钱买吧,平日家里也能用得上,总不好闺女买的马车咱们一直用。”
崔如英一个月二十日在侯府,说起来还是许娘子他们用得多。
崔大山迷迷糊糊的,许娘子又拍了他一下,“成不成呀?”
第一百二十五章 丰收
崔大山这回是彻底醒了,他揉了揉眼睛,“成,你说啥都成,你说得也是,咱们家里用得多,不能全让闺女掏钱。”
崔大山欠女儿钱了还不知道如何是好呢,更别说白用一辆马车了,若他不出钱,恐怕崔如英不用马车放在家里,他最多也就管喂马擦车,用肯定是不会用的。
自己出了银子那才仗义呢。
许娘子这回满意了,安心睡去,等到次日刘勇过来,先带着崔如英去选马车了。
因为选的是旧车,只能次中选好,而且大体上也有些毛病,刘勇挑的这辆车厢破损了,但车架和轮子是好的,能修,半天工夫他就能把车修好了。
回崔家把马牵了,直接把车拉了回去。
车一共花了四十两银子,下午刘勇在崔家修车,崔大山也不去干活了,找了几块好料子,把车厢仔细修过,加上用的料子好,几年都不会坏。
崔大山还把买车的钱给了崔如英,“这是我和你娘的意思,家里也用车,不好让你全掏了,以后给车夫的工钱也家里来,马车先可着你用,你不用了家里再用。”
崔如英买车还占了大头,肯定是先可着她用。
崔如英点了点头,“那多谢爹和娘啦!”
这样一来只花了一百二十五两,不过剩下的一千两一百二十五两银子,被许娘子要去了大头,给崔如英留了五两银子,说给她存着。
许娘子忍不住唠叨几句,“花钱的时候好好想想,莫要大手大脚,如今点心铺子生意好,那还不知以后如何呢,有了钱不如先买田置地。”
那房契地契才是真的,马会老车会坏,昨儿买的马车今儿再往外卖,就卖不到这个价钱了。
崔如英笑了笑,嘴上连连应着,“娘说的我都记着呢,以后肯定三思而后行,省着花钱,把钱花在刀刃上。”
许娘子见她模样乖巧,嘴巴又甜,心里无可奈何地泄了气,不好再说什么了。她知道崔如英现在答应,转头就忘了,根本劝不住。
因为每月点心铺子都有利润,还是一笔不小的钱呢,崔如英若是花了她也没办法,如今她不在侯府,更不可能求夫人把这钱直接给她。
许娘子点了点崔如英的额头,“好了,有啥事商量商量。”
车买了自然是方便许多,晚上回侯府崔如英便是让刘勇给送回去的,约定好了十五的中午来侯府接她。
她十五放假,等第二天再和崔大山去庄子,这又拖了几日,直接从上旬拖到了中旬,再不去是不成了。
买车这事儿崔如英还没和陆云蓁说呢,毕竟只是桩小事。
每日上课下课写作业练字,时间过得也快。等到十五放假,陆云蓁告诉她要去城东办事儿,正好顺路可以把她捎带上,崔如英这才和陆云蓁说了家里买了马车。
陆云蓁笑了笑,“挺好,有辆车方便许多,也省着你自己来回跑了。”
京城是天子脚下,若非逢年过节街上没那么多人,也不会出事儿,不过崔如英还小,既然有钱非要走着吃苦作甚,买辆马车是正当的。
那会儿陆云蓁还总跟崔如英说,有了钱想想该怎么花,买辆马车就是有大用处。
陆云蓁觉得有辆马车方便,她出门都是坐马车,省时不说,在车上还能想事情,而且做生意的马车更是门面,都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有辆马车出门谈生意别人都高看一眼的。
知道崔如英买了车,陆云蓁就不管她了,带着丫鬟出了门。
崔如英这回不用走路回去,就没在侯府吃饭,收拾好东西直接出府了。
侯府门口的路宽敞,她张望着,看见刘勇把车停在了侯府前面的路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