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81章(1 / 2)

何况顾夫人的死不能瞒人太久,也没有意义。等到祭宫集结的巫女分布到位,形成一道星星之火组成的防线,顾夫人的死讯就可以公布了。

到时情况如何没人知道,但眼下赵朔大概是不想让顾寰去西征的。

第一,顾夫人之死对他而言是极大的打击,与巫女之间的仇恨不共戴天,恐怕他这一次不会多么冷静。

第二,他已经北伐一年多,来回奔波作战,现在又过去西征,未免太劳累了。

第三,赵朔既然准备追封顾夫人为皇后,且大加褒扬,那么顾家和楼氏两大外戚之间必然水火不容。顾夫人已经不在了,她所代表的势力其实已经在明面上成了六皇子与顾寰。六皇子年纪尚幼,需要保护,还有谁比他的舅舅更好?

这些话赵朔是明白说给顾寰听的,顾寰也同意了。

“将来有的是你报仇雪恨的机会,踏平巫国是必然之事,不必急于一时。她人已经不在了,但孩子还在,这孩子……终究是要你费心的。”

赵朔这样说。

他这算是开诚布公的真话,顾寰不能不领情。

虽然说是赵朔为天下之主,又是赵霈的父亲,但他毕竟有不少孩子,赵霈的待遇要越过几位年长的兄弟太难了,况且要以他入储,现在就要加重他的分量。

因此赵朔给赵霈准备的老师堪称阵容强大。

齐昭昀,顾寰,二人并列,其余的当世名儒更是不少。

顾夫人终于发丧,同日追封为庄明皇后。

皇后知道消息不晚,风声是很早就透出来的,大概也是要看她的动作。但皇后确实什么都没做,只是连着几个晚上都睁着眼睛毫无睡意等到天亮。

她倒不是等赵朔收回这个念头。

顾氏之死惊天动地,这种大功与死殉不加以封赏是绝不可能的,追封为皇后固然好似有些过了,但其实想来情理之中。毕竟她已经是皇家的人,再高也只好做皇后了。

固然这死了的皇后让活着的皇后颇为尴尬,毕竟从前是一妻一妾,现在成了两个妻,且庄明皇后的葬仪必定大操大办,活着的皇后就难免面子上不好看。

但皇后想的根本不是这个。她一直等到庄明皇后下葬,都没等来赵朔册封赵霈为王的消息,甚至听闻他不日就要出阁受讲,就知道赵朔的心已经定了,且已经借庄明皇后的声势半遮半露表明了自己的心迹。

接下来就是太子位之争。

大幕已经拉开,再也回不到过去了。

旁人都以为皇后因为庄明皇后而难以自处,心中彷徨,甚至开始担忧赵霈,却不知道皇后心中真正不安的是储位,是自己今后应该如何自处。

她原本担忧将来顾璇玑扶持儿子登基,两位太后并尊,自己恐怕就不得不安置在边缘,失去权柄。然而现在她死了,自己的地位也并没有更好。

要不然背水一战,争夺皇位,要不然就等着将来顾寰一派对自己和儿子们斩尽杀绝。

宫中势力也就这么两派,无可缓颊,这一场争斗是停不下来的。即使皇后认输到底,她也不能摁着自己的儿子和父兄真正服气,一点麻烦也不惹,最后摇尾乞怜,盼着顾寰与赵霈宽和。

这固然是赵朔的心愿,可蝼蚁尚且贪生,一味低头没有好结果的。

皇后没料到赵朔揭开自己心属的时候会这么早。更没有料到这试探如此直白,先是将赵霈变为嫡子,且不与自己联系起来,然后配备名师,让他没有封地王位就出阁受讲。

他才五岁,虚岁也才六岁而已。

皇后简直想问赵朔到底知不知道这样或许会害了他的太子,但旋即又觉得还不如问夫妻一场,真要走到今天,不信她到这种地步么?

想也知道不会有答案。

但倘若问问自己,皇后又很明白,她确实不能坐以待毙,更不能真正毫无私心的扶持赵霈登基。

说来其实符合常理。她有的是儿子,亲生的,抱养的,好几个,哪一个做皇帝不好过赵霈登基?她并非别无选择,何况赵霈太小了,这就是他最大的劣势。

其他几个已经封王,且颇有威信,且皇后还活着,赵霈只是礼法上算作嫡子,但也勉强,如果真要攻讦,不是找不到弱点。

这个局面早就注定了,因此赵朔给赵霈最大的依仗是军权,是顾寰毫无争议的威信和他手中的大军。

真是慈父心肠。

皇后在灯下焚烧一张纸,忽然想起赵济的忌日已经过了。

现在又有人要走到他的老路上了。人啊,为什么总是这样。这一回她真的不再是贤妻了,想想几十年来夫妻恩爱,简直像是梦一场,又像是个笑话而已。

哈哈。

第一百一十五章 ,赵霈

皇后的本性,其实和赵朔十分相似,否则夫妻之间也不至于能够配合无间。多年来这对夫妻其实并不依靠情爱维持婚姻,而是无法分割,互相依仗。因此赵朔的内宠颇多,皇后也并不真正在意,皇后在赵济一事上究竟无辜与否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