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84章 材料工厂(2 / 3)

住一套单人间而已。

条件虽然有些简陋,但刘峰对此也并不讲究,他需要的也只是个睡觉的地方而已。

白天身处现场,直接领导四反对的建造工作,晚上就在宿舍里处理各种文件资料。

这一天,又到了每月一次的工作汇报时间,和往常一样,刘峰打开了电脑,通过专用的网络,再一次浏览起他的工作邮箱。

没有任何意外,各个项目小组的负责人按时将工作汇报发放到了他的邮箱当中。

简单地浏览了各组的汇报,并没有发现太大的问题,唯一值得他关注的是,核工业集团那边,似乎对宁波材料研究所提供的新材料非常感兴趣。

想了想,直接打了一个电话联通了张总师。

“听说你们对nblf-1新材料很感兴趣,怎么样,你们是怎么打算的?”

“刘教授,不得不说,您拿的那套图纸很管用,这种常温超导材料,不仅仅可以用于替代超级对撞机的超导电磁石,在‘核聚变反应堆磁封闭体’、甚至是任何涉及到需要提供强电磁场环境的仪器工程上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按照现有的产能,恐怕不能满足这些地方的需求。”张期正院士笑呵呵地说道。

核工业集团能够参加到‘可控核聚变工程’的建设当中,本身就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情,然而没想到,这位刘教授竟然还把这种常温超导材料交给他们核工业集团生产,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黄金的事情了,因此,他又怎会不高兴呢?

刘峰点了点头。

对于nblf-1常温超导新材料的作用,除了崔院士以外,恐怕在没有人比他更了解了。

不仅仅是‘反物质工程’,这种材料在军工领域以及民用领域的用途,更加广泛。

军工领域就不用说了,在民用领域,完全可以直接推动超导电器、超导计算机、量子计算机、超导发电和输电、超导医疗、磁悬浮等等高新技术的发展,钱景非常广阔。

核工业集团,作为国家或者军方的代表,能够免费生产这种材料,但涉及到民用领域,就是刘峰和宁波材料研究所那边的事情了。

但即便仅仅是军工领域的需求,现有的实验性质材料生产工厂也已经不能满足。

“打算建造新的材料生产厂?”刘峰笑着说道。

“没错,”对于刘峰这个财神爷,张院士已经不只是用好奇地态度来对待了,而是发自内心的看得顺眼,“我们打算将新的材料工厂放到蜀川!”

“蜀川?”刘峰疑惑道,“会不会太远了?”

其实按照刘峰的想法,完全可以就在山海关附近生产的,这样的话,万一生产上遇到什么事情,高能研究所这边的研究员也好过去帮忙。

当然,这只是他自己的想法而已,并不能左右核工业集团的打算。

因此,张院士摇了头:“不算远,走铁路运输也就一天的功夫。关键是蜀川那边的市场条件不错,刚好又是我们核工业集团的大本营,所以……”

这么一解释,刘峰也完全明白了。

蜀川本身就是军工企业扎堆的地方,而且马上,新的超级对撞机项目也将落户蜀川,核工业集团将材料厂放在那边,也算得上是因地制宜了。

更何况,从生产安全问题上考虑,这玩意儿毕竟还算是敏感技术,在内陆生产也要比在沿海地区安全的多。

刘峰点了点头,也就不多说什么了。

“那行吧,你们是这方面的行家,我就不多说了,只要你们不耽搁这边的供货就成。对了,示范堆的建造,你们那边还有什么问题吗?”

听到这个问题,张院士摆了下手说道。

“刘教授,这个您就放心吧!不是吹,整个华国,我们核工业集团在这方面的技术积累敢说第二,没人敢排第一,即便是放到全世界,咱们的技术也是数一数二的。如果我们也建不好示范堆,国内也就没人能够建造出来了。再说了,很多图纸都是由您直接提供的,要是我们还整不出来这东西,干脆回家卖红薯去得了!”

确实,核工业集团满世界推销的华国新一代核电站本身就是核电项目的今日之星,若非意识形态以及国人的阻挠,凭借物美价廉的优势,华国的核电站早就畅销全世界了;即便如此,华国核电站在欧洲也算是站住了脚跟,能够让那些高傲的欧洲人都青睐有加的产品,可想而知他们在反应堆建造上的技术优势。

只可惜因为他的反物质工程,核电站项目已经成为了明日黄花,连政策性拨款,都被直接停了。

想到这里,刘峰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道:“那可不行,你们要是去卖红薯了,我们的工程找谁接手去?想回去卖红薯啊,也得等咱们的示范堆成功了才行。”

听到这句话,张院士心里也舒坦了,这种被人重视的感觉真是戳到了他的心坎儿,尤其是这人还是大名鼎鼎的刘教授的时候。

停顿了片刻之后,刘峰继续问道:“材料生产的问题已经解决了,核反应堆也是你们的强项,但新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