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54章(1 / 2)

税吏问:“那你们村这个开蒙班,还收不收孩子呀?”

里正:“啊?”

税吏:“我儿子今年该开蒙了。”

里正马上就想拒绝,可又不太好马上就拒绝,只好道:“……我问问?”

税吏:“问问,问问,要是收,我就叫他来你们村学。”

里正连忙解释:“我们这儿说是个书院,但其实就是教村里的孩子识字,一天就上半天课,你家近还好,这大老远的不值当的……”

税吏:“没事,半天就半天,要是行,我瞧你们村不是有空屋子租吗?你家租不租?我找个亲戚跟着过来,平时借你家厨房用用就行。”

“???”里正都惊呆了。

他只见过一心往县城跑的,还从没见过从县城往村里跑的呢。

他恍恍惚惚去问赵先生,正在听赵先生破题讲书的几个秀才突然灵光一闪,对啊!他们家也有到开蒙年纪的小孩儿啊!

这村里的开蒙课虽然松散了些,教的内容简单了点儿,但可是由赵先生来讲啊!即使不能日日赵先生讲课,那曲先生也不错,听说曲先生从前也是志在三甲的。

他们一起交谈时,就能听出曲先生博闻强识,而且脾气好,人温和,又喜欢小孩,严师虽然出高徒,但对年幼开蒙的小孩来说,这样的先生也很好呀。

他们一想,眼睛都亮了:“若是收的话,我家孩子也能来吗?”

里正:“……?”

第164章 招生(二更)

赵先生呵呵一笑, 推脱道:“老夫只管教课,其他的事都得问山长和监院。”

每天说重复的话嗓子逐渐不好的监院曲学甫、贾文彬:“……??”

他们还有这种权利吗?

曲学甫:“呵呵, 我,我去问问姜山长。”

读话本子还经常会打磕绊的山长姜竹:“……?”

问他,他也不知道啊!

姜竹人都麻了。

“招不了,屋子不够用,先生也不够用。”

其实按他们最初的计划,也是想和镇上、县里其他书院一样, 每年秋天、春天招生开蒙。

而且原本两间讲堂也是够用的,村里小孩都得帮家里干农活干家务,只识字,每天上半天课就行了, 这样两间屋子,每天上午一班, 下午一班, 明年开春后他们再盖一间讲堂, 一个琴室。

等来年再要招新学生时, 家旺他们那批差不多就该结业了。

想继续读书的, 去镇上或者县城书院正经读一两年考童生, 然后再继续考秀才考举人。

志不在读书, 只图能识字算数的孩子也可以考虑当学徒还是耕田种地了。无论学哪样, 农闲去干活或者做点儿小买卖, 识字不容易上当受骗, 也能自己看懂文书。若是字写得好, 也能去找些记账、誊抄的零活儿。

而学得不扎实还没法结业的,可以再跟下面的班多学一年半年的,反正他们不收束脩, 每天来学半天就是了。

先生理论上也是够的,教开蒙不辛苦,一个人教一天也不忙,明年秋天前他们再找一个先生就行了。

现在,赵先生身份暴露打乱了他们的计划。

就是曲学博下午再教一批新招的小孩儿,他们也没地方上课。

下午两个讲堂一边是抄书的,一边是找赵先生问问题讨论的。

轮不到的人要么凑在一块儿听,要么去抄书那儿辩论自己的,连山上的小竹屋都让他们占了。

哪还有地方招生?

在书院没有职务的沈青越则是一点儿都没犹豫,马上拒绝。

他根本不想招惹外面的小孩。

村里的孩子多好管啊,淘气是淘气,但皮实,也经常做着伴,爱满村子跑着玩,其实知道躲避危险。

城里的孩子肯定比村里的孩子娇气啊!

到时候他们住哪儿?

在哪儿吃饭?

小孩儿可不比大人,万一生病了呢?

淘气在山上玩摔下山了呢?

乱吃东西中毒了呢?

何况天天爬山上学,也只有这些山村的孩子们才受得了吧?

简直处处是麻烦。

再说了,开蒙才几岁大啊,就要背井离乡流放村里上学?

太可怜了。

沈青越:“不招,不收,不要!”

里正想的也差不多。

只是让小孩儿来一起学其实没什么,顶多挤挤就是了,但随之而来的麻烦他们确实处理不了。

到镇上交税时候,他去找了那名税吏说明情况。

那名税吏不以为然:“我们家那个又皮实又结实,我找个亲戚看着他也不成吗?”

里正:“地方也不够呀,至少得新盖了讲堂才能再收孩子。”

另一人道:“我家孩子念过两年,和你们村的孩子一起读不成么?”

里正:“……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