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45章(1 / 2)

再有道祖首肯,此事基本已成定局。

封神一事,于阐、截二教而言,终究演变成了一场劫难。

事到如今,似乎已然没有再继续商议的必要。

紫霄宫中这场议事很快散场。

诸圣离了聚紫霄宫,西方二位率先告辞。

他们先前谋划暴露,后面倒是得了道祖允准,他们自可便宜行事。但此时面对通天,二人仍旧有些尴尬,自然不欲久留。

天条的加持力度似乎有些超出他们的预料。

如今刚刚离开紫霄宫,仍旧未脱离混沌进入洪荒区域,便已能看到封神榜中不停溢出丝丝劫气,向洪荒大陆汇聚。

“二师兄!”女娲走到元始跟前,“师妹宫中有灵珠子该当入世历劫,只是下界之中无师妹门人。不知能否让灵珠子借助阐教门下入世?”

元始对此自无不可:“倘或师妹不嫌弃我那十二个不成器的弟子,让灵珠子择一拜入自然小事一桩。”

女娲也不曾奢望灵珠子会被元始亲自收为弟子。

她对于十二金仙,自然早有考察,对于他们行事作风也有耳闻。

那十二人虽然有些过于桀骜,但收下灵珠子转世之身作为徒弟也还是绰绰有余。

“全凭师兄安排!”

女娲相信元始定能妥善处置。

她爽快放手之后,便也很快离开,径直回返娲皇宫。

元始手持仍旧向外弥散劫气的封神榜,面色显出几分无奈:“不曾想,瑶池行事这般决绝。只因先前受了广成子等人言语冒犯,便不惜承担因果反噬,也要立下天条。”

“不过,她是如何说动了天道残留意志,宁肯放弃自我意识也要进驻封神榜?”

通天与冥河二人也是面带疑惑,看向老子。

若说现场尚有一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必然是太清圣人。

太清微微一笑,也不急于回答元始所问,反倒先将一句问话抛出:“你真觉得瑶池是为了出那一口郁气,才做下此事么?”

“啊?难道还有另外原因?”元始十分不解。

“你也知道,昊天经历前番打击,有意进入轮回历劫证道。他所证之道须得历经十万八千轮回,为防止他在轮回中迷失自我、彻底沉沦,必然要有一道莫大因果牵绊。”

言及此处,太清喟然一叹:“天地之间,还有哪种因果能够大得过满天诸神心中的那一道隽永怨念!”

劫气初显

元始方才并未从这个角度考虑过此事, 如今听到太清言语,心中那份隐隐遭受背刺的不爽稍稍浅淡。

“听大哥之意,瑶池是为保昊天进入轮回历劫证道之事不失, 方才费心推动天条诞生。”

若真是如此,他倒能够接受瑶池这般行事,甚至极度欣赏。

毕竟, 这种敢于直面圣人, 尽力为道友护法的行径, 颇有几分魄力, 极度吻合三清的脾性。

太清叹道:“此事多半缘于如此,小半也有一片公心。她身居王母之位,终究也希望天庭能够正常运转, 不被外界因素干扰。”

“日后天庭之中, 圣人门下众多,也必然不乏消极怠工者。她若直接出面惩戒、制裁,难免会被有心人放大为不敬圣人。如今先行立下天条,所有规则置于明面, 日后反倒少了几分被动。”

元始被太清点出瑶池心思,自然很快明了其中关节。

“如此说来, 方才倒是我对她多有误解。想来, 于他们而言广成子等人也算后生晚辈, 自有几分包容。”

他也在心中为瑶池二人树立了大气的形象, 想来应该不会同自家弟子一般见识。

太清目光清冷地看了元始一眼:“此时你就不必再为门下弟子开脱了, 谁又能真正保证, 昊天瑶池二人对他们所言、所为毫无芥蒂?不过是看在你圣人脸面, 又念及天庭大势所需, 他们未曾发作罢了!”

太清有化身常年坐镇天庭, 同瑶池、昊天二人多有接触,对他们行事考量自然更为了然。

“如今天道一去不回,残余意志难以久持。瑶池正是把握住这份时机,劝动天道残留意志放弃自我意识,以图日后天道主体回转的一线希冀。”

此处没有外人,太清言语便少了几分克制:“你那几位弟子修行境界未见多少增长,眼高于顶的毛病倒是照你学了个十成十。长久这般行事,必然激发众生怨气。待到众生皆对圣人心怀怨怼,必然会怀念天道早日回归!”

太清此言倒也不免有所夸大,他所说修行境界,却是对标于玄都、南极及多宝等人。

除此之外,广成子等人修为进境,放眼整个洪荒,也算上等水准,并不有损圣人门下名声。

至于天道回归之事,如今也并不十分紧迫。

文化先前在混沌中躲懒时曾向他转告,文明现在纵然没有十足把握将天道留在人间,但也能保证让其迷失在星空之中不得回还。

更何况,人间文明还在成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