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74章(1 / 2)

薛虯这才放心,拱手道:“殿下英明!”

却说过完年,贾母便催着黛玉回去。

黛玉并不想回去,她在林家自由自在,比在贾家强得多。但是外祖母一再催促,黛玉也不好拒绝,只得回去了。

回去后先去给贾母请安,贾母拉着她好一番亲香,又怨黛玉不时常回来探望。

王熙凤笑着说:“老祖宗不知道,妹妹如今可能干着呢,林家没个主事的人,一应都要妹妹挂心,哪里能得空?”

“那也罢了,只是日后可不许离开外祖母那么久了!”贾母拉着黛玉的手说。

黛玉乖巧地点头,心里却没什么波动。

待回到自己的院子,坐下歇息一会儿,三春姐妹便来了。黛玉笑道:“来的早不如来的巧,我正想着你们呢,可巧你们就来了。”

距离那件事已经过去好几个月了,三春姐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迎春原就胆小怯懦,如今更是畏缩,总觉得旁人在笑话她,越发谨慎怕事,一个字不肯多说,一件事不肯多做,跟个锯了嘴的葫芦似的。

探春则是越发要强,什么事都要做到最好,仿佛这样抵消那件事的影响,更加受尊重一些。

惜春则是更加清冷了。其实她年纪尚小,此事原与她干系不大,外人说起来也多是迎春和探春。但惜春的变化却是最大的,每日除了念书和画画,对什么都不敢兴趣,除了几个姐妹,也很少与人说话,好像多看这些人一眼,都能去她半条命似的。

三人进得屋来,探春解下斗篷让小丫鬟收起来,捧着个汤婆子暖手,奇道:“想我们什么呢?”

“想着给你们带了节礼,正要叫人给你们送去呢!”

三人都来了兴致,黛玉叫人把她准备的东西拿来。

给迎春的是一套棋子,分别用白玉与墨玉制成,打磨得圆润细腻,触之生温。迎春素爱下棋,得了这样一套棋子,十分欣喜。

给探春的是一盒笔,并非什么名笔,至少探春没听说过。

黛玉:“我无意间用了一回,倒觉着不错,所以叫人买了几支送给三妹妹,你试试好不好用。”

探春笑道:“可见林姐姐心中惦记我,用到一支笔也想着我。”

黛玉一摊手:“旁人也就罢了,姐妹里唯有你的嘴最厉害,哪有敢不惦记你的呢?”

探春也不恼,只道:“如今林姐姐回来,我便不是嘴最厉害的了,若论能说会道,谁能比得上林姐姐!”

逗得几人大笑。

黛玉又拿出给惜春的礼物,是一沓子纸,惜春眼睛一亮:“是澄心堂纸!”

澄心堂纸始制于南唐,乃是南唐文房三宝之一,以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著称,是书画纸中的精品,艺术宝库的奇葩1。

又因其制作艰难、稀少难得,澄心堂纸一向为人称颂。

明朝的书法家董其昌得澄心堂纸时,感慨地说:“此纸不敢书。”北宋著名书法家,苏、黄、米、蔡四大家之一的蔡襄曾经题写《澄心堂帖》,赞扬澄心堂纸品之精美。北宋欧阳修《和刘原父澄心纸》说:“君家虽有澄心纸,有敢下笔知谁哉。”2

时至今日,澄心堂纸也十分珍贵,且因其制作方法逐渐失传,便更加难得了。

惜春喜欢画画,哪有不想要澄心堂纸的?只是此物实在难得,她也没想到真的能得到。

欣喜不已:“你从来得来的这等好物?”

黛玉:“父亲叫人送来的,说是我们那儿有个人会做,倒不算难得。”

怎么不算?如今澄心堂纸多半只做贡品使,流到民间的极少,偶尔有几张流

出来,往往能卖到极高的价格。

她道:“我只记着姐姐的好便是了。”

黛玉捏了捏她的鼻子,表情严肃下来,对迎春和探春道:“前几日我去薛家拜访,宝姐姐与我说了一些话,今儿也说给你们听听。”

薛虯升官

黛玉把宝钗当日的话说给三春听,探春听了便笑:“宝姐姐这话说得好,不过是一点子流言,最多被人说几句不中听的话,有什么了不得的?身正不怕影子斜,咱们好好做人、问心无愧,自然有咱们的好处!”

“可是咱们的名声不好,只怕人家避着咱们还来不及,又能有什么筹谋呢?”迎春低着头弱弱道。

探春冷哼一声:“名声不好又不是咱们的错,若有人因此低看我们,那也不过是一家子糊涂人,离了他们才是好事。世上总有明白人,咱们好好挑拣,总能找到的。”

黛玉也开口:“正是这个道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许是姐妹们的运道也未可知。”

迎春小声道:“可咱们不过是深闺女郎,婚事自该由长辈做主,哪有资格自己挑拣?”

若是疼爱女儿的人家,或许会给她们这样的权利,但她们几个都是爹不疼娘不爱的,老太太嘴上说着疼她们,遇到事还不是一味偏袒宝玉,根本就靠不住。

如今她们能做的不过是等着长辈给安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