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案到此为止。
林致何等聪敏,见此情景便站到府衙这边,对吴大公子谋杀邱主簿一事出声斥责。
而,其他家主见状,便纷纷附和。
吴家,自诩为新贵,在永昌横着行路。
殊不知,早就得罪了很多人。
眼下,见吴家出了这么大的乱子,往日那些对手群起而攻之,吴氏一族恐怕会一路划向谷底。
林家自断一臂,看着是保全了名声,但实则却是失去一大助力。
沈缨将视线移到那只被砸断两条腿的蜘蛛身上。
她觉得姜宴清如今对付林家的手段就是这样。
除掉徐道仁,笼络邱少隐,而今又将林家姻亲吴家扳倒。
她的视线悄无声息的移向看向姜宴清。
此刻,他正侧头与阎通说话,眉目微垂,鸦羽般的睫毛将视线遮挡,让他看起来谦和又安静。
他掌心的那串佛珠又回了腕间,只垂下零星的流沈,乖巧地垂散在他的手背上。
沈缨盯着他的掌纹看了几眼,退了几步,站到黄县尉身侧。
吴大公子一死,整个案子便出奇的顺利。
仿佛,众人约定好了似的,到此为止,不再深究。
林家、茶商以及匿名的人都送来证据。
或是书信、或是票据、账目等,所有的的罪证被钉在了吴大公子身上。
沈缨为吴大公子验了尸。
从尸身上看,他并无任何外伤,只是心脏黑紫。
显然是中毒极深,口鼻都出了血。
在场的琴女,侍从、学子不少,皆可作证吴大公子是自己要吸食五石散,是他自己带了蜘蛛来,也是他不顾阻拦燃了含有冰灯草的熏香。
证据凿凿,即便京都大理寺来查,也是“自作自受,暴毙而亡。”
沈缨仔细整理了吴大公子和邱主簿的验尸笔录,全都呈到姜宴清案上。
姜宴清连夜送出一道密函。
三日后,吴家商队便被禁航。
紧接着蓬莱酒楼,因私设买卖茶童茶女的赌局而被查封。
而商会监管不力,纵容茶商在永昌行恶事,收回监察之权。
关于茶叶买卖的事宜,日后都要经由官府登录造册,商会不可再向茶商征收茶礼。
永昌驻守在南诏的官吏也被撤任,新任官吏由皇帝亲任。
因邱少隐一案牵连的事,如滚雪球似的,惊动了各大州府。
甚至朝堂上都开始议论西南部的商路和市集。
朝野动荡,永昌反倒寂静了很多。
鹿鸣宴还有好几日。
林家因果断切除与吴家联系,大义灭亲,举证有功,在此案中并未受多大影响,依旧按部就班地操办宴席。
所有的罪证都落在了吴家身上。
吴家知道大势已去,迅速将家族外嫁女吴氏摘出去,以保存家族香火。
就在这场乱局平定之时,王家广发名帖,邀各地学子至玉山书院旧址观赏。
届时,学子们不但可以抄录绝版古籍、临摹古画,还能去碑林拓印碑文。
虽然邱主簿被杀一案闹的动静不小,但新县令办案雷厉风行、公正无私。
一场审判,在场诸位心绪澎湃,倒是觉得,今年这一趟永昌之行比往年要有趣很多。
沈缨在街上听着人们的闲聊,止不住的惊叹姜宴清手段高明。
他不费一兵一卒,借力打力,就将林氏的权势削了一截。
林家与吴家的联姻,林家从中获利极大,不但有数不尽的财富还有五湖四海的人才。
没了吴氏一族的支持,林家的触手也就被彻底砍断。
姜宴清此举不但让县内各族认识了他的手段,还让天下学子为他扬名。
学子之口笔,如利剑,是最好的宣扬工具了。
到了这般地步,沈缨已无多大用处。
她能做的只是验尸,探查些小道消息。
而姜宴清要面对的是除了案子外,还有各方势力的博弈。
那些事,她都帮不上忙了。
近日,父亲身子渐好,已经可以给阿信和小兰做些吃的了。
a href=&ot;&ot; tart=&ot;_bnk&ot; css=&ot;lkntent&ot;/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