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弘历虚岁才五岁,一个奶包子装成大人的语气,屋里人都被逗笑。
&esp;&esp;弘历被笑的不好意思,伸手在妹妹软乎乎的脸颊上戳了下就溜回额娘身边一本正经地坐着了。
&esp;&esp;云安观察完哥哥,又好奇地看向耿氏,这个姨姨最厉害了!
&esp;&esp;耿氏是个活泼性子,见小格格似乎挺喜欢自己,也心生亲近,有点想抱云安,手都伸出来了,又看向四爷。
&esp;&esp;胤禛对福晋道:“让耿氏抱抱,看这孩子是不是真一点不怕生?”
&esp;&esp;四福晋便把小襁褓递给耿氏,这还是耿氏第一次见云安,忍不住感叹,“小格格长得真好。”
&esp;&esp;钮祜禄氏也凑过来看,“小格格眉眼跟年妹妹一模一样,鼻子嘴巴像了王爷,以后定是个大美人儿。”
&esp;&esp;云安笑的更开心了,这两个厉害姨姨不但寿数高,说话也好听。
&esp;&esp;屋里正热闹着,李氏和宋氏来了,二人都和胤禛差不多年纪,打扮得却是截然不同,李氏穿得很鲜亮,宋氏却是一身石青色,显得比李氏老了好几岁。
&esp;&esp;系统又在云安耳边介绍这俩人,云安听说她们都寿数都是五六十,跟阿玛和嫡母差不多,便没特意去看,仍是一会儿瞧瞧耿氏,一会儿看看钮祜禄氏和弘历,想从他们三人身上看出什么过人之处。
&esp;&esp;弘历发现妹妹没有对着李额娘和宋额娘笑,有点高兴,看来妹妹和他一样,都不喜欢这两位额娘。
&esp;&esp;弘历是个早慧的孩子,他能敏锐地察觉到别人对他的态度,李额娘和宋额娘不喜欢他,所以他也不喜欢这两位额娘。
&esp;&esp;行过礼后,李氏见耿氏抱着小格格,以为是每个人都要抱一遍,她知道王爷对年氏母女的重视,便走到耿氏旁边,拍拍手引起小格格的注意,“小乖乖,让李额娘也抱抱。”
&esp;&esp;耿氏刚进王府时,李氏正受宠,她有点怕李氏,闻言下意识就把襁褓递到了李氏手里。
&esp;&esp;李氏是侧福晋,又是府里老人了,座次在福晋之下,她抱着孩子坐回位置上,也关心起年氏的身体。
&esp;&esp;自打年氏进门后,李氏就忍不住拿她跟自己比较。越比较越心酸,同样是得四爷偏宠,她是生了几个孩子才当上侧福晋,年氏却进门就跟她平起平坐。同样是侧福晋,福晋从前可没少针对自己,对年氏却恨不得当仙女一样捧着。同样是生女儿,自己的女儿并没得到多少特别的关照,年氏的女儿这还没满月,连皇上都记挂着……
&esp;&esp;唯一让李氏心里平衡的,也就是年氏这人有分寸,并没有仗着家世和宠爱作威作福,见了她也很恭敬。
&esp;&esp;李氏也就尽量克制心里的嫉妒,跟年氏维持着还算和睦的关系,尤其在四爷和福晋面前,就更要表现得亲近。
&esp;&esp;她是雍王府里最能生的,带孩子的经验也丰富。她伸手进襁褓摸了摸,想提醒年氏别给孩子穿的太厚,却摸到小娃娃手腕上的红绳。“小格格手腕上怎么系了根红绳?”
&esp;&esp;“孩子刚出生时容易受惊,戴红绳挡挡邪气。”年氏言简意赅道。
&esp;&esp;“那还不如戴银镯子。”李氏道,年氏怕出风头惹人非议,处处小心,但在孩子身上也这样寒酸,就有些过了。
&esp;&esp;胤禛本不想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再提红绳的来历,免得这些女人互相比较,但李氏都这么说了,他也只好又解释一遍。
&esp;&esp;李氏闻言,脸色瞬间尴尬起来。
&esp;&esp;钮祜禄氏和耿氏也不自觉露出几分羡慕,她俩都生了小阿哥,除了逢年过节宫里给各府小阿哥发赏赐外,从未得到过额外的东西,皇上估计见了俩孩子都对不上号。
&esp;&esp;别人都是母凭子贵,这小格格却是子凭母贵。年氏身份不一样,生了个女儿也能得皇上的格外关照。
&esp;&esp;要怪就怪她们当额娘的家世不好,好在小阿哥和小格格终究是不一样的,小阿哥好好培养,她们享福的日子还长着呢。
&esp;&esp;宋氏则是想起了她早夭的两个女儿,有些伤感地垂下眉眼,不想在这种日子扫大家的兴。
&esp;&esp;“是妾身失言,妾身不知这红绳是皇上赏赐。”李氏愣了下才一脸惶恐地赔不是。
&esp;&esp;胤禛知道李氏是个没脑子的,也懒得跟她计较,摆摆手道:“罢了罢了,不知者不罪。”
&esp;&esp;李氏这才松口气,又笑着看向怀里的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