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89章(2 / 2)

者的本能,终究被勾了起来。

他冷哼一声,抢过那支朱笔,开始翻阅奏折。

起初只是随意扫视,但很快,他便沉浸进去。

何处该兴修水利,何处可改良粮种,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如何以最小代价获取最大成效……那些沉睡已久的帝王心术与治国方略瞬间苏醒。

他的批注往往一针见血,提出的方略既兼顾现实,又不乏长远眼光。

批完几本,他看也不看萧怀琰,直接将奏折甩到他面前,“批完了。”

萧怀琰拿起他批注过的奏折,仔细翻阅。他看得极认真,时而凝神思索,时而微微颔首,绿眸中不时闪过激赏的光芒。

更让沈朝青惊讶的是,萧怀琰竟真的全盘采纳了他的意见,未作任何修改。

事后,萧怀琰从不提及此事,仿佛只是他送给沈朝青的一个游戏。

但林绶却总会“不经意”地在沈朝青耳边提起。

“听说洛水河渠按新法修缮,今春灌溉便利,沿岸百姓额手称庆……”“君上之前批注推广的抗旱粟种,在南郡长势极好,若今岁丰收,必是万民之福……”

沈朝青明面上没什么反应,依旧每日逗弄旺财,或是靠在窗边看书,仿佛浑不在意。

细心如林绶却能发现,君上逗弄旺财的时间长了,无人时,他甚至会对着窗外舒展的枝叶,极轻地吁出一口气。

他总得找点事干,证明自己不是个废物。

这日,林绶照例呈上一份奏疏。沈朝青以为是给萧怀琰的,并未在意,随手接过放在一旁,目光扫过封皮,却猛地顿住。

那奏疏的抬头,并非呈给辽帝,而是直书“谨呈晋君”!

他心中升起不祥的预感。缓缓打开奏疏,里面的内容更是让他气血上涌。

奏请人是几位在辽国新朝中混得不错的前晋老臣,名字他都有些印象,甚至其中一两人,当年还曾受过他的提拔。

奏疏开头,极尽吹捧之能事,感念他昔日在晋国的某些仁政,用词谦卑恳切,仿佛他仍是那位值得他们誓死效忠的君王。

然而,越往下看,沈朝青脸上的血色褪得越干净,捏着奏疏的指节因用力而泛出青白色。

后面的核心内容,是以“体恤君上身体”、“为了辽晋和睦、天下安定”为名,“代表”晋国故土千千万万的百姓,恳请他主动向辽帝请辞,放弃‘二圣临朝’之权,甘居后宫,安分守己,以免引动前朝旧怨,致江山再起波澜,让百姓重陷战火。

字字句句,看似冠冕堂皇,忧国忧民,实则字字诛心!

潜台词赤裸而恶毒:您就安心当个被圈养的“祸水”吧,别出来掌权给我们这些“前朝余孽”添麻烦了!我们还想在新朝好好过日子,攀爬新的高枝呢!您的存在本身,就是“不安定因素”,是原罪!我们迫不及待要与您切割干净!

“哈……”

沈朝青气的想笑。

他不愿意当这个劳什子“君后”是一回事,可被昔日臣子弃如敝履,彻底定性为一个只能依附他人、安心待在后宫的“玩意儿”,是另一回事!

他脸上绽开一个极其艳丽的笑容,额角青筋隐隐跳动。

沈朝青对林绶挥了挥手。

林绶刚躬身退下,沈朝青猛地将那份奏疏狠狠摔在地上,犹不解气,他抓起手边小几上的两个汝窑瓷盘,狠狠掼在地上。

“砰——哗啦——!”

清脆的碎裂声在殿内炸响,瓷片四溅。

就在这时,殿门被推开,萧怀琰下朝回来了。飞溅的瓷片正好有几片落在他脚边。

萧怀琰脚步一顿,目光扫过地上狼藉的碎片和那份被揉皱的奏疏,再看向站在那里,胸口剧烈起伏的沈朝青,瞬间明白了怎么回事。

他挥退闻声欲进来的宫人,反手关上殿门,大步走到沈朝青面前,不由分说地将浑身颤抖的人紧紧搂进怀里。

“好了,没事了。”他声音低沉,带着安抚,更带着压抑的怒火。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