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重回千禧:开局就劝爸妈买房 第1o6节(2 / 3)

能让我们未来的产品从内到外都更具设计感和品牌一致性。至于我和薇薇……”

她看向窗外科技园里林立的大楼,“深入理解化学工程,能从根本上优化我们的生产工艺和品控。”

“所以,我们不是要放弃403。”苏晓的语气坚定起来。

“我们是要思考,如何在一个新的模式下,让它继续成长。

是把它完全交给职业经理人团队?还是我们远程协作,定期线上会议,明确分工?

或者……暂时放缓扩张脚步,维持现有产品线的稳定运营,等我们学成归来?”

这个问题抛出来,会议室里再次陷入沉思。这不仅仅是商业模式的抉择,更是对她们友谊、信任和共同梦想的一次严峻考验。

家里的情况也在这几年间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李春兰的“春兰半成品配餐”,早已从家庭厨房走向了街面。她在小区门口租下了一个不大的店面,窗明几净。

每天根据提前在微信群和社区团购平台接到的订单,精心准备各种洗净切配、调味包都分装好的半成品菜。

她的菜品搭配合理,干净卫生,味道家常又可口,深受附近不愿顿顿吃外卖又没太多时间做饭的上班族欢迎。

小店生意稳定,李春兰忙并快乐着,找到了属于自己事业的第二春。

而苏建国的“苏记卤味”,更是实现了质的飞跃。

当初的小作坊早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他租下了城郊一个符合食品生产标准的小型厂房,引入了部分自动化设备,建立了初步的质检流程。

“苏记”这个商标被正式注册,产品也从最初的鸭脖、鸭爪,扩展到鸡翅、豆干、莲藕等多个品类。

通过不断的市场开拓,“苏记卤味”的真空包装产品,已经进入了本市及周边城市的数十家连锁商超和便利店,成了许多人酒桌、追剧时的必备小吃。

苏建国如今手下管着五十几号人,每天忙着协调生产、采购和渠道,虽然辛苦,但眉宇间充满了事业有成的干劲和对未来的憧憬。

饭桌上,苏建国和李春兰自然也知道了女儿和伙伴们面临的抉择。

“晓晓,你是怎么想的?”李春兰给女儿夹了一筷子她爱吃的糖醋排骨,关切地问。

苏晓叹了口气,把团队目前的困境和几种可能的方案说了出来。

苏建国听完,沉吟片刻,说道:“爸是个粗人,不懂你们那些高科技护肤品,但做生意、做企业的道理,有些是相通的。

‘苏记’能从小摊子做到今天,靠的是产品过硬、口碑积累,还有抓住机会。

你们这个‘403实验室’,核心是什么?是你们四个人的脑子,是你们这股拧成一股绳的劲儿。”

他喝了口茶,继续道:“现在你们要出国读书,是好事,长本事。但就像一根绳子,如果四个头往不同方向使劲,

再结实也容易散。得有个主心骨,得有个大家都认的章程。”

李春兰接话道:“你爸说得对,晓晓,你们四个的感情,妈看在眼里,但朋友是朋友,生意是生意。

越是这时候,越要把话摊开说清楚,股份怎么办?以后谁主要负责哪块?决策听谁的?这些不说清楚,以后容易伤感情。”

第176章 成立公司

父母的话像重锤敲在苏晓心上,是啊,她们之前更多是靠默契和友情在维系。

但当团队核心成员即将面临物理上的分离和时间精力的重新分配时,仅靠这些是不够的。

需要更理性、更规范的制度来保障“403”这艘小船,能在她们远程操控下,继续平稳航行,甚至驶向更远的海域。

接下来的几天,403实验室的核心会议气氛变得格外严肃而认真,她们不再回避问题,而是开始直面最现实的考量。

孙薇首先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如果我们选择继续一起做,是以什么样的身份和角色?全职?还是兼职?学业和工作的精力如何分配?相应的,股份和分红是否需要重新调整?”

赵琳则从技术层面提出担忧:“新品研发需要持续的投入和及时的实验室反馈。

如果我在瑞士,晓晓和薇薇在美国,如何进行高效的协同?

实验数据的传递、分析、决策,这个链条会不会因为距离和时差而变得低效甚至出错?”

陈欣也忧心忡忡:“设计和包装需要紧跟市场潮流,我需要和你们密切沟通。

如果我在英国,你们不是美国就是瑞士,沟通起来肯定没有现在方便。

而且,生产环节的品控,现在主要是晓晓在盯,她出国后,这一块谁来负责?”

问题一个接一个,现实而骨感。

苏晓听着伙伴们的担忧,反而更加冷静了,她拿出笔记本,开始梳理:

“第一,股权结构。我们目前是四人平均持股,考虑到未来每个人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可能不同。

我建议,我们可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