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重回千禧:开局就劝爸妈买房 第7o节(2 / 3)

早点过来看房下定!”

苏晓看父母这么积极,也不用自己再劝说,他们就有了规划。

离开上海的前一天,苏建国特意又去了一趟那家中介,留下了联系方式,并拜托对方有合适的房源及时通知他。

第118章 晚上还有一章

从上海坐大巴回到江市的家,熟悉的市井气息扑面而来。

与上海的国际化大都市形成鲜明对比,却让人倍感亲切和踏实。

他们离开的这段时间,李夏莲把家里照顾得很好,窗明几净,绿植盎然。

到家后的第三天,一封沉甸甸、印着清华大学醒目校徽的es特快专递,就被邮递员郑重地送到了苏家。

“来了!来了!录取通知书来了!”苏建国几乎是跑着去开的门,接过那份期盼已久的文件时,手都有些颤抖。

李春兰和苏晓也围了上来,一家三口小心翼翼地拆开快递袋。

“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苏晓同学,恭喜你被我校化学工程系录取……”

苏建国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着,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哽咽,“太好了!太好了!我闺女,是清华的大学生了!”

李春兰更是喜极而泣,用手抹着眼泪,一遍遍抚摸着通知书的封面,仿佛那是什么稀世珍宝。

转天苏建国和李春兰立刻投入到了升学宴最后的紧张筹备中。

也是苏建国对自己女儿有信心,刚高考结束,就去订了升学宴的酒店,生怕后面抢不到好日子。

苏建国和李春兰再次和酒店确认菜单和流程,查漏补缺。

老家的外公、外婆,以及大舅一家、小舅一家,也提前几天就动身来到了江市。

苏建国一大开车去车站接人,李春兰和苏晓又没去了。

他们一行八个人,四个人坐苏建国的车,剩下的正好再打一辆车就可以了。

李春兰要是去了就还得再打一辆,浪费钱,左右也都不是外人,有什么话回家再说也是一样的。

等李春兰把水果茶水都备好,门口传来了开门和大家说说笑笑的动静。

“爸妈,大哥大嫂,小弟快进来,快进来,外面热得很。”李春兰看着门外的众人招呼着。

苏晓挨个打着招呼,外婆进来就拉着苏晓的手,怎么看都看不够,嘴里不停念叨着“祖宗保佑”。

外公虽然话不多,但脸上始终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大舅、小舅两家也带来了丰厚的贺礼和真诚的祝福。

李大哥和李小弟结婚都晚,家里的孩子就苏晓年龄最大。

这回苏晓考了清华,给家里的孩子们树了一个榜样,夸完苏晓聪明能干,就开始教育自家孩子向姐姐学习。

“我们家的孩子每个都聪明能干。”李春兰打着圆场,“苏晓给弟弟妹妹拿吃的,带她们去你房间玩。”

苏晓一手端着水果,一手拿着零食,带她们去房间玩,

到房间就被电脑吸引,苏晓赶紧给他俩打开电脑,俩人头挨头的玩着电脑。

时不时还伸手拿点零食水果,好不惬意。

苏晓也没管他们,自己在旁边拿了本小说在看。

外面还没聊几句呢,李夏莲提前关了店门带着小雨来了过来了。

电脑前头挨头的队伍里,又多了一个扎辫子的小女孩。

等到大家准备出去吃饭了,几个小孩电脑玩的上头,饭都不想吃了,一人挨了一个脑瓜崩,不情不愿的跟着大人往外走。

升学宴那天,酒店宴会厅被布置得喜庆而隆重,“热烈祝贺苏晓同学金榜题名 荣膺江市理科状元”的红色横幅高高悬挂。

还不到宴会开始的时间,宾客们便已络绎不绝地到来。

苏晓穿着得体的新衣,和苏建国、李春兰一起站在门口迎接客人。

今天,她是绝对的主角,亲戚、父母的朋友、邻居、苏晓的老师们、同学们,熟悉的面孔接踵而至,每一句“恭喜恭喜”“状元真厉害”。

苏建国穿着笔挺的衬衫,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始终挂着灿烂的笑容,不停地和来宾握手、寒暄。

他感觉这辈子都没有像今天这样扬眉吐气过,腰杆挺得笔直,每一个毛孔都散发着骄傲和喜悦。

以前在工地上挥汗如雨、开早餐店的艰辛,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化作了沉甸甸的幸福感。

他看着身边亭亭玉立、落落大方的女儿,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李春兰也是一身新装,虽然忙碌着招呼客人,但眼角眉梢的笑意怎么也藏不住。

她和姐姐李夏莲一起,细心周到地安排着女眷和孩子们。

宴会正式开始,主持人热情开场后,首先请市一中的校长上台致辞。

校长高度赞扬了苏晓同学刻苦钻研、勇攀高峰的学习精神,肯定了学校的培养成果,并祝愿苏晓在清华园再创辉煌。

接着,班主任张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她深情回忆了苏晓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