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27章(2 / 2)

:李隆基。】

秦念想笑。

李显说嘎就嘎,李旦也是说禅让就禅让。

神速啊。

嘉宾组李旦消失。

开放的历史话题又增加了“唐睿宗李旦“,看来不仅死了会开放话题,禅让也行。

至于李隆基……

【李隆基(56):二十八年前的朕?】

“李隆基”加入群聊之后,“嘉宾组”的“李隆基”就都后附数字。

由于能够“理解”天幕上的字,李隆基已然看出“56”指代的是自己的年龄。

【李隆基(28):……】

【秦念:好敷衍的区分方式。】

年轻的李隆基也没想到自己“入群”得这么迅速。

好在他已想好怎么反驳姑母所言。

【李太平:竟是四年以后的三郎?你也不敢留下朕?】

【李隆基(28):你留下我,是因为我有用,利大于弊;我留下你又有何益?】

年老的李隆基骤然警醒:

他此刻发觉自己确实沉溺享乐太久,以至于年轻的自己能想到的办法,现在的他却不能及时想到!

【李太平:……】

这下换李太平沉默了。

她确实想不出留下自己的“益处”。

李隆基的问题在于年老昏聩,偏偏她比李隆基还年长二十岁。

假如她是李隆基,还真没有留下自己的理由。

【秦念:有啊,当警钟用。警示自己不要发癫,不然随时可能被太平公主篡位。】

【李隆基(28):……姑母年长我二十岁。】

既然五十六岁的自己还处于大唐盛世,难道要指望七十六岁的姑母警示自己吗?

看到晚年昏聩的结果,李隆基自认绝不会再晚年沉溺享乐。

【秦念:那这个时期的太平确实没救了。李治武曌,节哀。】

【李治:……】

【武曌:……】

武曌已思索许久,同样找不出让李隆基放过太平的理由。

太平权倾朝野,就是她面对这种情况,都容不下这个女儿。

更别说是李隆基。

………

四十八岁的太平公主苦笑一声。

这世上应当也没人如她这般,眼睁睁看着死亡到来。

【秦念:咦,不对,你可以把太平公主和所有你看不惯的臣子一起打包流放西域。】

第96章

【李隆基(28):?】

【秦念:物尽其用。与其把这些人全杀了, 不如全部送去驻守西域。】

【秦念:朕不能透露具体的历史,只能说过不了多久,西域周边除了南北异族威胁加剧, 当地部落还会与西边崛起的帝国勾结。】

西域以南是吐蕃,此时的吐蕃正处于鼎盛阶段。

以北是贪得无厌的回纥汗国——天宝三年,回纥联盟与唐军联手干掉了突厥汗国,成为新的威胁。

西边崛起的帝国指的是阿拉伯帝国的第二个王朝阿拔斯王朝,也叫黑衣大食,与其勾结的部落是葛逻禄部落。

就这么个内忧外患的环境,大唐要保住西域的难度,只能说相当高。

哪怕没有安史之乱,西域丢失的可能性也很大。

【李隆基(28):朕可派遣其他人入驻西域。】

李隆基依旧对太平公主极为忌惮, 甚至认为放她离开, 迟早会酿成大患。

若是要派大量官吏去治理西域防范外敌, 他可以放开科举广录人才,何必非要留下太平公主及其党羽的性命?

【秦念:西域的情况相当复杂,需要能力极其出色的人才有可能改变局势。你觉得李太平对你有着极大的威胁,实则也是承认她的能力。】

【秦念:她敢赌一把留下你, 现在就看你敢不敢留下她。】

【李隆基(28):……】

李隆基开始思索秦念所言是否可行。

让姑母去西域, 最大的威胁在于姑母掌控西域后, 与吐蕃突厥等异族勾结。

但姑母已经四十八岁,这些年来已无所出。

只要将她的子女都软禁在长安,姑母就不可能叛唐。

而自己的寿数至少也有五十六岁,加上“晚年昏聩”的寿数,肯定不会先于姑母离世。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