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公卿大臣一起上书请他封禅,但唐太宗自己也意动了。
魏征反对的时候,他还反问魏征难道他的功绩不够高。
后来魏征把唐太宗劝住了,太宗还想升任他为右仆射,魏征坚决推辞。
再往后,是唐太宗晚年有骄奢的态势,也是被魏征及时规劝。
【李世民:朕之明镜也有缺漏啊。】
魏征面红耳赤。
他虽然反对温彦博的羁縻府州之策,但他的主张是要求异族“居塞外”。
现在看来,如此并不能根绝异族之祸,且必然祸及后世,同样被后世秦皇视作“柔远人”。
【刘彻:怎么到李世民这里,你说话就好听得多?】
刘彻很是不满。
为何对于他就是所有错事全部列出来讥讽一遍?
【秦念:你身边有魏征吗?】
第71章
【刘彻:……】
刘彻总算想起他与李世民的不同。
秦念不提的是李世民“往后会被魏征劝住的过错”。
而他刘彻, 身边哪怕也有“魏征”,他也没有听劝,才会有晚年的巫蛊之乱。
【秦念:噢, 有的,叫汲黯。直言进谏怼得你哑口无言,于是被你记恨。后因小罪被你关进牢里,大赦后免官回家种地。】
【刘彻:朕已经重新起用他!】
此时身为淮阳郡太守的汲黯看着天幕,目光灼灼。
在他看来,陛下之所以晚年犯下那么多过错,就是因为自己不能伴随君侧直言劝谏。
此前民间多私铸五铢钱,楚地尤为严重。
陛下认为淮阳郡是通往楚地的要道,欲起用他为太守。
汲黯曾伏跪不受印, 然恰逢漠北之战, 陛下多次下诏强行任命, 他才领命。
陛下召见他时,他请求留在长安任中郎,为陛下补过拾遗。
但陛下不肯,依旧将他弃置外郡。
【秦念:你还好意思说重新起用?汲黯哭求留在长安行劝谏之事, 你硬是给人丢在淮阳郡。你承诺说会把他召回去, 只是此时淮阳需要他。结果呢?】
【秦念:人把淮阳郡治理得很好, 但七年啊,七年后人死在淮阳了,也没见你把他召回去。】
【刘彻:汲黯,朕令你即刻返回长安。】
汲黯连忙伏跪谢圣恩。
先前秦念为张汤美言,陛下必然更加信重喜巧佞的张汤, 汲黯对此忧心忡忡。
如今他总算能够返回长安, 再行劝谏之事。
刘彻很不高兴。
汲黯说话从来都不看他的脸色, 经常面刺他之过。
还骂公孙弘徒怀诈饰、智以阿人……呃,这点好像汲黯才是对的?
还主张和亲反对兴兵!
凭什么说汲黯就是他的魏征、他的人之镜?
刘彻皱起眉头,想到魏征也是个主张“柔远人”的蠢货。
且汲黯好歹不会将私下的谏言告知史官。
这么一想,这汲黯似乎比李世民的魏征好一点。
罢了,总归也就只剩七年寿数。
……只剩七年?
刘彻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秦念:不过你说得没错,朕确实也偏爱二凤。他登基之前,封号可是秦王。】
【刘彻:你有疾吗?那说明他的封地在关中!】
刘彻无法理解秦念怎么会因“秦王”封号而偏爱李世民。
【秦念:说的好像你现在不在关中一样。】
【刘彻:……】
【李世民:谢秦皇厚爱。】
【嬴政:……】
【嬴政:?】
【秦念:你谢的是祖龙的厚爱?】
难得看到祖龙冒头,秦念当然要配合。
从之前的对话不难看出来,天幕设定就是如果有人被点名但不想搭话,就会出现省略号。
祖龙这分明就是故意玩梗,假装自己被点名。
所以才会先发省略号再发问号。
【李世民:朕谢两位秦皇。】
李世民知道,秦念说因“秦王”而偏爱他,应是指始皇帝也曾是秦王。
故而他虽口头上只谢了秦念,但心中想的却是两位。
不想竟是让两位秦皇都作出了回答。
【嬴政:……】
嬴政并不想见到其他非嬴姓亦非秦姓的秦王。
哪怕那是“二凤”李世民。
【秦念:哈哈哈。那接着聊下一个功臣:一代楷模李靖。】
秦念原本还想说说长孙无忌,但注意到四个小时快到了,决定还是跳过他。
说到底,长孙无忌应该算不上唐太宗的意难平。
长孙无忌借助房遗爱案清算房玄龄的后人,又牵连诸多宗室成员,成为朝堂上最大的势力,也就成为李治彻底掌权的绊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