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万历时期,明朝宗室就被允许考科举。
但在古代考科举何其之难?
此后获取功名的宗室也就两百余人,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万历后期,明朝已经难以供给禄米,于是礼部经常拖延宗室的请封,使得大量宗室子弟长期无爵。
于是此时放宽了对无爵宗室从事四民之业的限制,但说实话,为时已晚。
明朝的宗室早就已经被养废了。
【朱元璋:……皆朕之过。】
不得婚配、贫不能葬、行乞佣作、饿死道路、苦甚穷民、无门控诉,还因民愤被百姓屠戮、又因玉牒为异族剿杀。
朱元璋怎么也没想到,他为子孙计的初衷,会招致这般后果。
【秦念:你以为这就完了?那些为你“祖训”所袒护的高层宗室,疯狂圈地兼并良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恨之入骨。凡是为农民起义军所捕的藩王——或割血肉为食、或斩首焚尸、或全族沉江!】
被割血肉为食的是福王朱常洵,《明史·列传第八》只说“遂遇害”,还将朱常洵塑造成了亲身上阵“用矛入贼营”的勇武之王。
甚至还有碑志记载他“挺身抗节,指贼大骂,慷慨激烈,与城俱亡”“刚肠浩气,虽死犹生”。
这碑文完全不能信——撰文的是朱常洵的儿子朱由崧。
可信度更高的是《明史·列传第一九七》记载“自成兵汋王血,杂鹿醢尝之,名‘福禄酒’”。
也有野史记载朱常洵被煮成人肉汤,而《流寇志》记载朱常洵“色怖乞生”之后:
“脔王为俎,杂鹿肉以食之,号福禄酒”。
这与《明史》算是相互印证。
朱常洵被煮的可能性较低,被割肉或放血后再被杀的可能性更高。
襄王朱翊铭被斩首焚尸同样出自《流寇志》,有《明史》的“贼去,仅拾颅骨数寸”作为佐证。
楚王朱华奎全族被沉江,出自《二十一史弹词注》,有《御批历代通鉴辑览》的“笼而沉诸江”作为佐证。
但沉江的不只是朱华奎全族,而是武昌全城:
张献忠攻陷武昌后,“贼入,执楚王,以棕舆,沉王于江,屠戮城中士民数十万,投尸于江,尚余数十万人,以骑兵夹道,悉自汉阳门驱入江中,浮尸蔽江而下。武昌鱼不可食”。
【朱元璋:朕……痛悔!】
朱元璋对秦念的怨恨在惨烈的未来中消解,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后怕。
割血肉为食、斩首焚尸、全族沉江……
这是何等滔天之恨?
若无天幕,他对宗室的袒护就会酿成如此大祸!
【秦念:你朝税赋之畸高也是前所罕见,毕竟若是不够畸高,又怎么去供养你家那数十万头猪?】
各朝皇帝都心情复杂。
虽然秦念辱骂的是朱明宗室,但骂得实在难听。
难听到让他们不由得想到自家同样“不事生产”、由国家供养的宗室。
即便这些朝代多为五世就降为平民,有爵位的宗室数量并不多。
【朱元璋:……请秦皇教朕修正税赋制度。】
【秦念:待祖龙的话题、亦或是朕的话题,再论赋税之事。】
秦念知道话题不会轮到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