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做以三十天为一月的正常月来算,怀胎十月实则为怀九个月加十日左右。
上辈子槛儿是在四月二十二左右怀上的,生在正月十六,比太医和稳婆预估的产期提前了约莫半个月。
太医说或与胎儿体重偏大所致,不过提前半月也算足月,孩子没什么不足之症。
这辈子按太医和稳婆的推算,产期该在二月上旬,离元宵节有二十天的时候。
槛儿本想着这一回自己严格控制饮食,保持好心情,应该会顺利怀到产期前后。
不过考虑到凡事有意外,所以槛儿还是将自己的顾虑委婉地同莫院判说了。
做好提前生产的准备,以防万一。
莫院判医者仁心,没觉得宋昭训小题大做。
同意了。
东耳房里安放了产床和供槛儿生产后前期休养的暖榻,生产要用的一应物件在元宵节之前陆陆续续搬进屋。
稳婆接生时要用到的相关工具内务府备了一套,东宫典玺局备了一套。
至于助产的那帮子人。
早在内务府送人来的时候太子便借永煦院人事调动,在其间安插了人手。
只不过这些人在宫里都有些年头了,正式动手的时候手段可能会显得粗暴拙劣。
但在筹备阶段,往往个个儿都是人精。
宫里头的人做事一贯就是这样,多数时候不到最后一刻很难保证会是谁露了爪子,又是用怎样的方式露爪子。
所以到目前为止槛儿和银竹他们暂时没揪出谁,永煦院看似一派祥和。
另外新生儿的尿布襁褓之类的,瑛姑姑趁天气好领着宫女们烫洗晒干了。
莫院判则叫人备好了可能用到的药,到了元宵这日生产事宜便准备得差不多了。
槛儿是初产妇,初产妇多数情况是在距离产期半个月左右的时候胎儿入盆。
这个时候就能确认胎儿是头朝下出来还是臀朝下出来,亦或者是横着的。
因此稳婆打算今儿开始。
每日替槛儿摸两回,及时确认胎位,若是发现胎位不正还能提前纠正过来。
下午,太子与太子妃赴元宵宴去了。
嘉荣堂庞嬷嬷留守。
槛儿和除夕那天一样,用了晚膳消完食收拾好,刚过戌时便觉得困了。
睡前稳婆摸了摸肚子,没有入盆的动静,槛儿也靠前世的经验没感觉出什么。
于是她上榻睡了。
哪知刚迷迷糊糊睡着,槛儿忽然感觉腹部一紧,腰腹一阵往下坠的胀痛。
槛儿一下子清醒了,抱着肚子感受了一会儿得出结论:这辈子怕是要早产。
槛儿其实挺冷静,只心跳本能地加快了一瞬,她不由扬声喊瑛姑姑。
瑛姑姑和寒酥在外间守夜。
以为主子是要起夜,哪知下一句就听她说要生了,两人差点惊得当场跳起来。
寒酥忙跑去西厢找稳婆。
四个稳婆和两名女医也正要睡下。
一听寒酥拍门说昭训要生了,几人也惊了一下,忙穿好衣服赶到正房。
瑛姑姑掌了灯,将槛儿从榻上扶起来,“怎么会这样?怎么就要生了?”
第146章 生产(1)槛儿交代后事,太子:你放肆!
院子里都动了起来。
四个稳婆中的领头韩稳婆沉稳老练。
进来先摸了槛儿的胎位情况,又让她躺回榻上,叫瑛姑姑替槛儿褪去寝裤。
韩稳婆则迅速净了手,察看了槛儿破水见红的情况,又探了探宫口。
最后道:“昭训主子是要生了,但现在胎儿没完全入盆,也没破水见红,先扶主子去外面走走,最好上下台阶。”
说完,郑重地对槛儿道:
“主子不必担心,奴婢们一定竭尽全力将小主子平安顺利地接生出来!”
妇人生孩子是一脚踏入鬼门关。
自古不少高门大户的人借稳婆干有损阴德的事,宫中这种事更是不少见。
那贪财之流不知其中利害,为眼前的丁点儿蝇头小利把一家子都搭了进去。
相应的就有那清楚其中关节,深谙保命之法识时务的,这韩稳婆便是后者。
她家是世袭的稳婆户。
世世代代为宫里的贵人接生,裴皇后当年生太子时用的便是他们家,本朝稳婆户也属他们家存活时间最久。
“就有劳韩嬷嬷了。”
槛儿笑着道,之后由瑛姑姑和跳珠帮着穿好衣裳,披上披风去院里走动。
还没过戌时,槛儿之前睡了没两刻钟。
眼下正是元宵宫宴热闹的当头,太医院大半的太医在奉天殿附近值守。
槛儿身处后宅,白天莫院判或是其他太医会来为她诊脉,晚上就没有太医留守了。
倒是女医和医婆。
但她们主攻妇人症和生产,某些突发情况和疑难杂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