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章(1 / 2)

赵时余理直气壮扯淡:不行,吃辣多了上火,喉咙痛。

那是祛湿,上什么火。

不嘛不嘛,我要不辣的菜。

一通胡搅蛮缠过后,家里改成了每顿至少做一个不辣的肉菜,青菜也不能放二荆条了。

赵时余受宠,几个长辈口头上老是教育她,实际都愿意惯着,再无理的要求都会答应她。

只这一个孩子是刚出生就带在眼皮子底下一天天看大的,甭管她出生怎么违背世俗常规,那是赵宁和赵爸不当人,和孩子没关系。赵时余是家中的独苗,是亲生的,可不得宠着。

赵家的中医馆在本地挺有名,经常还有外地的患者长途跋涉过来看病,赵良平和吴云芳都是中医,馆里还有三名医生及六个学徒,大人们忙碌,没空管她俩。

赵时余闲得无聊拉温允到后院乱蹿,后院晾晒了许多药材,她手欠,见到认识的能吃的就抓点分给温允。

白的圆片是花旗参,微苦,红的小粒儿是枸杞,甜的。

温允稀里糊涂跟着东跑西跑:这是什么?

受大人的耳濡目染,赵时余对这些药材熟稔于心:那是苍耳子。

这个呢?

川贝。

那个是虫子?

对,是水蛭,晒干了的。

虫子还可以当药?

嗯呐,好多的,蜈蚣蝎子蚯蚓也是药。

温允害怕虫子,不敢跟着蹿了。

赵时余滔滔不绝,指着白附子说:这个有毒,还有那个,这几个都不能多吃,最好不要吃。

温允必定不吃,赶忙摇摇头。

赵时余又往她嘴里塞了东西,齁甜,口感沙脆。

这是什么药?温允问。

赵时余说:不是药。

是冬瓜糖,好吃吧?

很腻,不好吃。

温允不爱甜腻腻的零食,但还是违心应道:好吃。

冬瓜糖是赵时余偷拿的,吴云芬不让多吃,正是长牙换牙的时期,糖吃多了对牙齿不好,吴云芬把零食都藏起来了,以防万一还上了锁,但赵时余能耐大,她会开锁,老式锁用铁丝一捅就开,每次她偷摸拿一点出来,吴云芬不会发现。

别告诉我家婆,不然她要打死我。赵时余提醒。

不清楚冬瓜糖是偷的,温允顿住,东西含嘴中吞也不是,吐也不是。

偷窃万万不可为,给温允一万个胆子她也不敢,更别提像赵时余这样游刃有余犹如家常便饭,她打直后背,很是目光复杂。

赵时余蛮自得,浑然不觉着这有啥问题,反手再塞一个给她:快吃,吃完洗一下嘴。

家里有定期为赵时余订鲜牛奶,小朋友长身体营养得跟上,基本从她五岁起,一年多了,每天雷打不动一瓶鲜奶准时大清早就会送上门。

赵时余讨厌喝牛奶,那玩意儿有腥味,喝多了想吐。

温允的到来十分适时地解决了赵时余的烦恼,温允爱喝鲜奶,她便偷梁换柱,将鲜奶让给温允,自个儿则悄摸摸喝优酸乳。

优酸乳酸溜溜甜滋滋的,比鲜奶好喝多了。

可惜计划仅持续了十天左右就被打破了,多了个小孩儿,订鲜奶的数量肯定也得随之增加。

赵家再怎么对温允有意见,也不至于在这种小事上厚此薄彼,忙起来难免忽视她,可等到不忙了,多数时候起码明面上还是一视同仁。

温允撑不下两瓶鲜奶,赵时余的那瓶只能她自己搞定了,捏着鼻子也得喝下去。

鲜牛奶杀伤力甚于苦兮兮的中药,赵时余喝一口至少叹三次气,仰头怀疑人生。

多半是鲜奶喝多了,奶醉,周三的傍晚,赵时余头脑发胀在外面跟人干了一架,打得见血了都。

事情的起因还要从温允说起,赵家的家丑传开了,眼见又多了一个来历不明的孩子,周围那一帮子街坊邻居或多或少私下会议论,讲闲话。

好巧不巧,赵时余领温允出门玩,碰上一堆不长眼的皮孩子找事挑衅,做鬼脸嘲笑,口中还不消停地奚落她们是野种。

赵时余爆脾气,一点就炸,不知从哪儿拖出一根竹竿就冲上去了,接着如孙猴子打妖怪一样见一个揍一个,愣是凭借一己之力打得对面嗷嗷叫。

这群本地人干架连打带骂,赵时余也骂,温允在文明社会待久了,没碰到过这种粗鄙至极的阵仗,虽然不会地方话,但赵时余骂狗日的、瓜娃子她还是略懂一二。

后面是张姨赶过来拉架,那会儿赵时余压着领头的小男生揍,把人鼻血都打出来了,比街头霸王还狠。

小孩儿干仗大人担责,后续必定都要被家长带回去深刻教育一番。不过赵家护犊子,赵时余啥事没有,反倒是温允吓坏了,小脸煞白。

你胆儿咋那么小,怕啥,下次再敢来惹,我还要打他们。赵时余气愤,仍不解气。

她的做法与温世林他们教的南辕北辙,温世林教导,暴力是最无知无用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