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这么多天了,她都还没洗过澡,换过衣裳,人都快臭了。
包盼弟“嗯”了一声,她也想洗了,这两天身上痒得很。
下午钱兰烧了一锅热水,在厕所给包盼弟洗了个澡。
给她拿干净衣服换的时候,发现上衣就一件薄外套,一件汗衫,还有一件跑线的毛衣,下面的衣服就一条打补丁的秋裤,和一条蓝布长裤。
这个天,她这么大年纪了,就穿这么点衣服肯定是要冷的。
但她的棉袄,已经穿了十几天了,都快臭了,必须要洗了。
“妈,你怎么没多带一件棉衣。”
包盼弟:“我哪里有多的棉衣,我就一件棉衣。”
“你怎么可能没有多的棉衣,前年过年,我在城里给你做了一件棉衣和一条棉裤带回去。去年遇到从南方运来的特价棉衣,于强也让我帮你和爸一人买了一件带回去。”
“你今天穿着来的棉衣,就是前年我给你做的,没理由前年的还在穿,去年的就坏了不能穿了吧?”钱兰严重怀疑,她就是故意不多带一件棉衣来,这里没衣服穿,好又给她买,给她做的。
包盼弟:“……那件啊,于强大妈觉得好看,我就卖给她了。”
她没有撒谎,那件棉衣她确实是卖给大嫂了。
“……”
钱兰气结,即便是那件卖了,她还有其他棉服的,每年冬天,都要打电话要钱做衣服,也都是寄了钱回去的。
钱兰这个做儿媳的,肯定是不能让婆婆妈穿这么少着凉感冒的,毕竟感冒生病了,要花钱不说,受累伺候的人也是她。
于是,她把自己的一件压箱底的旧棉衣翻了出来,给包盼弟穿上。
裤子只穿两条会冷,钱兰还把自己的一条,打算拆了重新织的旧线裤翻了出来给她穿上。
第303章 氛围感来了
晚上六点,于家吃晚饭了,晚饭吃的是鸡蛋面,其他人是白面条,包盼弟的还是荞麦面。
“钱兰,妈身上这件棉衣是你的吧?”于强看着老娘身上那件打了好几个补丁的棉衣问。
钱兰点头,“妈没带欢喜的棉衣来,我就把我的旧棉衣翻出来给她穿上了。”
于强皱眉,他的亲妈,来了他家,怎么还能没衣服穿,穿儿媳妇的旧衣服呢!
这是钱兰这个儿媳妇的失职了,她该早发现妈没衣服穿,早给妈做一身新棉衣的。
“你明天进城去扯几尺布,买些棉花,给妈做一套新的棉衣棉裤吧。毛线也买些,给妈织一件新毛衣。”
他妈毛衣的领子都在跑线了。
于强的语气不太好,钱兰听了心里也不痛快,但也没说个不字。
第二天,钱兰又进了趟城,买了布,买了棉花,还买了毛线。
这棉衣她也没去隔壁找余惠用缝纫机做,就自己纯手工缝制。
裁布的时候,包盼弟看着她放在桌上的布说:“你这布是不是买多了,你买这布,都够给我做三身了。”
钱兰:“还有我爸妈的。”
既然要做,就把她爸妈的过年衣裳也做了,做好了给他们寄回去。
包盼弟一听她还要给她爸妈做,就要发作。
“你放心,用的不是你儿子的钱,是我自己挣的钱。”
包盼弟的话顿时就被堵住了,过了好一会儿才说:“你和我儿子是夫妻,你挣的钱还不是我儿子的钱。”
钱兰就笑了,“按理这个道理,于强挣的钱,也就是我的钱。我拿我的钱,给我爸妈买布做衣裳,那就更没啥好说的了。”
包盼弟:“……”
到了一月,天气就更冷了,但顾东还是每天要早起上学,他们要一月二十多号才能放假。
不用上班,余惠和顾红梅就每天在家里陪孩子玩儿,然后织织毛衣。
两人要给家里的三位老人,一人织一件毛衣和毛裤。
顾红梅对家里三位老人的尺码很清楚,所以也不用担心织了拿回去老人穿不了。
这些天余惠也在让顾淮弄布票,打算过年回去的时候,多买些布带回去,让家里的哥哥嫂嫂们自己拿着布去做衣裳。
人太多了,也不清楚他们的尺码,她们要是买了成衣,或者做了衣裳拿回去,要是不合身,改起来也麻烦,还不如拿布回去给他们自己做呢。
不过,三个老人的,她们倒是可以做好带回去。
又是一个周五,顾淮顶着一身风雪回到家,看到厨房灯亮着,就直接进了厨房,站在炖着牛肉的炉子前烤火。
“今天晚上吃面啊?”他看着站在案台前切面的余惠问。
余惠看了他一眼,点着头说:“晚上吃红烧牛肉面。”
这是最后一点牛肉了。
“你布票弄到没?”余惠问。
顾淮拍了拍军大衣的口袋,“都在包里呢,我办事你放心。”
余惠就笑,“你办事我一向很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