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远翻翻白眼,不再和破舢板商量,直言不讳看着灵秀:“贤侄……嘿,说你呢,别装听不见!慧行方丈既然能算到向某和宗主师父要来,就应该知道,向某的宗主师父是来找茬的,你说了这么多,有通敌的嫌疑啊!”
“阿弥陀佛。”
灵秀微微一笑,继续打着哑谜:“少宗主多虑了,不论小僧还是方丈,都静候两位多时,是诚心相待。”
“怎么一个诚信相待?”
“两位见到方丈便知。”
灵秀颔首合掌,还嫌卖得不够,接着说道:“小僧再来给两位说说大觉寺传承的‘未来三千卷’,这门佛法可不得了,以佛门六神通之一的‘宿命通’为引,将未来种种可能烙印于虚空,再由历代高僧以心印心,代代相传……”
“寻常卜算之术,只能顺应天命,而‘未来三千卷’却可寻得一丝变数。修习此经者,可短暂窥见未来片段,虽不能尽知天命,却能把握一线先机……”
“数千年前,有一位方丈曾借此经预见魔劫将至,提前布局,以毕生修为为代价,化死劫为生,使得乾渊界免遭一场浩劫。”
“宁惹阎罗十殿,不沾未来三千。”
灵秀不仅把佛国大阵卖了个一干二净,还把大觉寺镇派之宝‘未来三千卷’卖了个底朝天,务必保证向远和济无舟看了个清清楚楚。
这门佛法,他自己和慧行方丈均有修习。
换言之,灵秀卖了大觉寺还嫌不够,又把自己和方丈师父一起卖了,生怕今天掀桌子的时候,向远和济无舟弄不死慧行方丈。
离谱!
向远听得眼睛都直了,帕鲁修习六字箴言,对佛法颇有建树,灵秀讲述详细,他过了遍耳朵,心中便有见招拆招的画面,还没掀桌子呢,就有了一套完整的应对方案。
所以呢,慧行方丈为什么不弄死这个孽障?
向远满腹疑虑,看不懂大觉寺的操作,在带路党灵秀的指引下,于后山清水莲池见到了盘坐在菩提树下的慧行方丈。
第416章 对付这等域外天魔,不必讲什么江湖道义
寺后幽深处,一方莲池静卧于山岚之间。
池水澄澈如空,又比空更通透三分,池底无沙无泥,唯有淡淡金光自不可测的深处晕染而上,将整片水域映作流动的琉璃,粼粼波光中似有无数微小的‘卍’字随水流转。
不少落叶飞花触及水面,似悬于半空,既不沉落,也不被风拂动,就这么静静地浮着,无人问津,无人清理。
尘埃非尘埃,何须勤拂拭。
池中不生凡莲,唯有一株九品金莲扎根虚空,根不触水,叶不沾尘,亭亭净植,宛若佛前灯盏。
其莲茎如玉,莲叶如金,莲花如界,每一片叶脉都流淌着细密佛光。
常人望之,隐约可闻诵经之声;有缘人望之,可见菩萨低眉,佛陀拈花;心生魔念者望之,可见金刚怒目,八部天龙。
菩提树下,老僧一袭旧袈裟,静坐如磐石。
大觉寺方丈,慧行。
身形枯瘦,似与古树根系融为一体,袈裟上缀满补丁,却比任何绫罗金装都更显庄严。
老僧面容干瘦,脑门都无甚光泽可言,卖相平平无奇,和济无舟、白无艳这等衣衫鲜亮的上三境修士没有任何可比性,只有一双大手颇为醒目。
肉掌宽厚,指节嶙峋如老松枝,掌心莹润如玉,一看就颇有力道。
一串磨得发亮的星月菩提念珠垂在腕间,随呼吸吐纳微微晃动,每颗珠子表面都映着不同的光影,细看竟是三十六尊微型佛陀影像。
高驴的形象立马就立起来了,让人看了就忍不住想要好好说话。
济无舟暗暗点头,向远亦是如此,树影婆娑间,再看慧行方丈面上皱纹如刻,每道沟壑里都沉淀着不俗禅意。
尤其是那两尾白色垂眉,起初不觉得有什么,现在再看,啧啧,不得了,随风轻摆时宛如两条活过来的白龙。
“方丈,天宗宗主和少宗主已至。”
灵秀躬身行礼,唤醒了似是长眠的慧行方丈。
慧行双目睁开,眼珠昏黄,眼皮耷拉着颇有老态,他缓缓起身,见济无舟和向远行礼,连忙双手合十还礼:“贫僧慧行,有劳两位施主前来。”
说到这,他对一旁候着的灵秀道:“贫僧欲与两位施主参禅论道,你且去别处,勿要乱了此地清净。”
“方丈师父,徒儿亦有佛法未曾参透,愿留此地做个旁听,还望成全。”灵秀微微摇头。
“也罢,你既有心,为师纵然驱逐,你也会回来。”
慧行不再强求,定定看着两位天宗来客,挥舞僧袍,立下两个蒲团,邀请济无舟和向远入座。
“不麻烦方丈了。”
“自带椅子。”
济无舟和向远同步摇头摆手,各自取出一个蒲团坐下。
此举多少有些不给面子,摆明防了一手,慧行也不恼,收回蒲团,自己和灵秀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