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我只会蹭热度啊 第4节(2 / 3)

血本无归的邓星祖不仅赔光积蓄,更背负巨额债务。

曾经合作的电影人纷纷划清界限,香江再难立足的他辗转大陆寻求机会,却因“票房毒药“的标签无人敢投,最终流落深城出租屋里,连电话费都要向老友借贷。

搞艺术的人,往往都带着一些独特的性格特质——要么清高孤傲,要么敏感孤僻,骨子里总透着几分不愿随波逐流的倔强。

邓星祖便是这样一个典型。

其实,以他昔日的名气和演技功底,只要肯放下身段,出去露露脸、接些商演,或是在那些二三流电影里演个主角,照样能活得滋润。

可偏偏,他对这些机会不屑一顾,宁愿守着出租屋啃泡面,也不愿向市场低头,去演那些他眼中“毫无灵魂”的角色。

这种近乎偏执的坚持,让他在现实里撞得头破血流,却也让他始终保持着艺术家的纯粹,哪怕穷困潦倒,他也绝不肯拿自己的创作原则去换一碗安稳饭。

但,五年左右的时间,也确实能够消磨很多东西了。

至少……

当会议室的门被推开以后,他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衣服,默默的站了起来,主动露着僵硬的笑容,朝着那个身影走去。

“周总。”

“坐……”

荧幕里的邓星祖总能夸张,哈哈大笑地闹腾,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他却显得有些沉默寡言孤僻。

来到这个世界以后,周阳其实一直都在看一些曾经香江的老电影。

邓星祖曾经的电影自然也看过,关注过,在车上的时候,也从张静雅发过来的信息里看过一部分他千禧年以后得经历。

他的经历,和原先世界的周星星极像,但很遗憾的是,原先世界的周星星转战大陆以后,遇到了影视部门的贵人,最终拍摄了那一部改变命运的《少林足球》,而这个世界的邓星祖却很遗憾,千禧年以后,他手头没有任何一部作品,这些年,仿佛销声匿迹了一样。

阳光下,邓星祖坐在会客室的沙发上,指节下意识地握了握剧本。

他比荧幕里消瘦许多,略微苍白地脸色间夹着几根略微显眼的白发……

经标志性的夸张笑容如今只余嘴角僵硬的弧度,廉价西装袖口磨得发亮,他不知该如何打破沉默,只能维持着那抹勉强的笑意,眼神中透露出溺水者抓住浮木般的希冀,却又迅速被压制成了小心翼翼的试探。

最终,他还是将剧本递向了周阳。

“周总,这是我写的剧本《少林功夫足球》,我的要求很简单——我想亲自执导这部电影。”

“为此,我愿意与贵公司签订长期合约,5年不,10年都可以。在合约期内,我可以为公司拍摄多部电影,剧本创作我也可以独立完成。”

“但希望每部电影的投资不低于2000万人民币如果您不放心,我们可以签订对赌协议,保证每部作品都能为公司盈利……”

“……”

当看到周阳在椅子上坐下时,邓星祖发现这位传闻中怼天怼地的大亨并没有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态度。

这个发现让他突然控制不住地站起身,将酝酿已久的心里话倾泻而出。

他太清楚眼前这个男人的分量了——掌控着大陆院线命脉、手握发行渠道和海外资源的周阳,在影视圈早已是举足轻重的存在。

只要对方点头认可,自己的《少林功夫足球》就有机会重现辉煌。

然而当他把所有条件都说完后,会客厅陷入了令人窒息的沉默。

周阳只是低头翻看着剧本,一行一行看着剧本里面的文字,不发一言。

邓星祖突然有些紧张起来,呼吸微微粗重了些许。

这些年被各路资本拒绝的场景走马灯般在脑海中闪回。

从香江到深城,从制片人到投资人,他记不清自己吃过多少闭门羹。

此刻坐在对面的周阳,或许是他职业生涯最后的希望。

从《功夫篮球》开始,他就意识到两人的创作理念如此相近,都痴迷于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喜剧融合,以及那近乎颠覆性的幽默喜剧。

如果这次再被拒绝

邓星祖低头看着窗外,有些茫然……

他知道,自己这辈子恐怕再难有翻身之日了。

……

月光下,周阳默默的翻完了《少林功夫足球》最后一页,大致剧情,和《少林足球》的剧情脉络一个意思……

“这部电影剧本是我根据《功夫篮球》改编的。前几天看完这部电影后,我发现《功夫篮球》和我多年前构思的一些零碎剧本大纲惊人地相似,于是我对原稿进行了修改和润色,再重新二次创作,于是就形成了这个剧本,有些地方确实存在着借鉴,但我自信比《功夫篮球》更好……”看到周阳翻完剧本,看到周阳皱眉,邓星祖下意识地解释道。

事实上,当他第一次观看《功夫篮球》时,那种震惊感几乎让他脊背发凉,片中那些夸张的恶搞元素与他珍藏多年的创意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