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了画妖造景了。”
清清提问道:“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设定主角为普通的tony老师?直接套用圆圆的身世背景不是更省事吗?富二代的超能力之旅,种花国版的ironan,哇,帅死了。”
关于这一点宁舒有额外的考量道:“因为tony的职业更接地气,是生活中常见的职业,平凡人出生更有代入感,而且电影一般有正反两方剧情才更有张力,我的设定那个捅了tony的神经病不仅是主角获得超能力的开始,也是他与反方角色牵扯的开始。”
其他人还想问点啥,但直接被宁舒接下来的话闭麦了:“这部电影包括宣发三千万应该够了。”
多少?三千万?《超异能族》一部二十集的电视剧制作成本就高达356亿rb。电影的逼格为什么比电视剧高,因为按照以前的分级标准,如果一部电视剧的投资过亿就能称得上s+大制作,但电影只要稍微搞点特效,过亿是基操。
钢铁侠1的成本约合rb966亿元,钢铁侠2约合rb138亿元,钢铁侠3也是十多亿的投资,宁舒报三个亿资本都会觉得她拍电影太省了点。
不过这回投资的是特管局,在确定了超能力题材市场大后,其他申请超能力题材的电影结合科技异能器材也一起开拍了。
事先特管局的领导问过了宁舒介不介意局里其他有这方面才能的人一起拍这个题材。
宁舒的回答是:“拍呗!”
反正她也是套公式摸着石头过河,而且他们的分析都是公开透明的信息,将非凡者能力影视化,器材符篆相结合她也只是提出了概念,出大头的是特管局科技部。
蛋糕这么大,一起吃便是了。
而且宁舒这回还有小心思在里面,让那些同行兼同事先试水吧!她这回稍微拍慢点,顺便回绝那一下那堆蜂拥而来的文艺片剧本。
“对不起,我手上已经有在拍的项目了。”
此话一出,行业内各大资本又开始打探消息并暗暗发力了。
第6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