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璟祯唇角轻抿,牵起了云冉的手,两人一起回了望夏阁。
才上了二楼,云冉就听见虚掩着门的雅厅内,传来一阵笑声。
“方大人这是送了你一幅字?写的还不错嘛!”
“笔画遒劲有力,用笔洒脱自然,是幅好字。”
“可是谁人家送女孩子,送这种字啊,哈哈哈哈,这方献还跟小时候一样,是个书呆子!”
“其实这字也挺好的,花丫,别听月丫瞎说!”
是云月、大哥和奶奶的声音。
云冉和叶璟祯对视了一眼,然后一起推门走了进去。
雅厅内,众人正围着一幅字评头品足,说的津津乐道。
听见门响,云月率先看过来,朝云冉和叶璟祯打招呼:“冉冉,靖安小王爷,快来!有好东西看!”
“来了!”云冉眉眼弯弯,朝云月跑过去。
叶璟祯跟在她身后,饶有兴致的挑了挑嘴角。
云冉被云月拉着挤进去,一眼就看见了赵芝兰拿在手上的那幅字。
字当真是好字,金钩铁划,恣意洒脱,任谁看了都要夸一声好。
只不过,这字写的却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云冉:……
虽然她知道方献的意思,无非就是夸赞三姐姐,这么多年的努力终于得偿所愿,帮助婆婆完成了心愿。
可这个时候,哪有送女孩子这种诗的?搞的好像先生表扬学生一样。
但凡方献长点脑子,都不可能干出这种事来,哪怕写写郎情妾意的缠绵小诗呢。
三姐姐跟她和四姐姐不一样,还是很喜欢这种附庸风雅的东西的。
“不过一幅题字而已,你们也想太多了。”
云花立在一旁,温柔的笑着:“我和方大人不过是朋友,他送这种题字,有何不可?”
说着,朝侯在角落里的一个小丫头招招手:“等会儿就给我挂起来,挂到我的绣房里去,也当是个激励。”
她这话说的大大方方,似乎和方献之间真的没什么,但云冉却敏锐的发现,她转头的那一瞬,后脖子都泛红了。
一旁的云月信以为真,有些失落:“三姐,方大人年轻有为,可是榜眼出身,又马上要升官,对你也有意思,你干嘛不喜欢?你看我和冉冉都定亲了,你也得抓紧呀!”
“知道了,爹娘跟奶奶都没催呢,就你上心!”云花勾唇笑了,鹅蛋圆的脸颊上斜飞一抹红晕。
云冉默默移开视线,将自己发现的小秘密偷偷藏在心里。
暗自叹道:方大人得努力啊!
第469章 婆婆,咱们回家了
第二日,一个身穿缟素的队伍从访仙绣楼出发了。
为首的三个少女一身白裙,打着白帆,步伐坚定的走在最前面,三人的身后,跟着芊琼和木槿,再后面就是婆婆的棺木,访仙绣楼的各位绣女们压阵在最后。
队伍很长,浩浩荡荡的穿过京城主街,往城门外走去。
这日,云淡风轻,艳阳高照,没有下雪。
队伍所过之处,街道两旁都站满了相送的百姓,每个人的胸前都别了一朵白色的小花,红着眼圈,看着队伍走出城门,慢慢看不见了。
而在这支队伍的后面,大概几百步的距离,叶璟祯穿着一身白衫,独自一人跟在队伍后面。
他也要送婆婆回去,当年没能见到婆婆最后一面,一直是他心底的遗憾,不方便跟着访仙绣楼的队伍,就自己走。
队伍沿着官道一路南下,沿途路过的商旅车辆无一不停下为她们让路,路过的行人也都纷纷驻足。
三日后,她们终于抵达了婆婆的故乡,一个叫浅溪镇的小镇子。
小镇依山傍水,民风淳朴,就像婆婆曾经说过的那样,处处都是风景。
云冉将小篮子里的纸钱抛洒出去,在心里默念着:婆婆,咱们回家了。
镇上的百姓似是早就听到了消息,几乎全都出来相迎,大家都穿着素色的衣裳,胸前别着白花,没有人说话,都默默的注视着访仙绣楼的队伍。
穿过小镇的主街,她们来到后山的墓地,有镇上认识俞婆婆的人,带着她们一路过去。
俞忆柳一走这么多年,在镇上已经没有一个亲眷了,但是因着她这一手绝妙的绣活,大家又都认识她,敬佩她。
落棺下葬后,已是夕阳西下,她们在小镇上住了一夜,到处逛逛,看看婆婆的家乡,看看婆婆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第二日一早,队伍便动身返回京城,回去就快了许多,两日便到了。
踏进城门的时候,云冉看着街道两旁还没有摘下的灯笼和彩绸,这才后知后觉,正月十五已经过去了,这个年过完了。
她想了想这些日子,好像除了口袋里那几个厚厚的红包,丝毫没感觉出什么年味。
好像从除夕夜宴开始,她就像个陀螺,不停的旋转着,各种争斗各种事情,年都过不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