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武悄声让顾七七做主,他在旁边瞧着大概把把关就可以了,再说小柱子和这人牙子看着挺熟,应该不会太坑人。
顾七七最急需的是一个管家,季二舅那样的就别想了,但也得找一个熟知京城情况的才行。
便开口对人牙子道:“先挑一个管家,能担此任的,都先叫上来我看看。”
一会就站了十几个。
人牙子热情的介绍:“这些都是识字,会算的,以前都当过小管事,有经验的,您自己挑吧。”
顾七七看了一眼众人,大声说道:“犯事儿被主家发卖的,退后。”
话落,退后3人。
“外地刚过来的,退后”,接着退后6人。
“孤身一人的退后。”又退后2人,剩下4个人。
人牙子一摆手,那11个人就退下去了。
顾七七看着剩下的几人,面色如常的提要求:“各自介绍一下自己吧。”
大家都知道,这是最后的机会了,便有序一个接着一个自我介绍起来。
第16章 古代逃荒的童养媳(15)
第一个是主家被贬去偏远的外地任职,房子,下人都卖了。他以前只是个二管事儿,人家大管家随着前主家去外地赴任去了。家里有一个媳妇和一个儿子。
第二个主家因生意不好,卖了铺子,连同铺子管事儿也一同卖了,有老娘,媳妇和两个儿子。
第三个主家是外地远嫁京城的,没几年,小姐难产过世了,陪嫁管事就都被卖了。也是一大家子人,可以理解,陪房陪房就是这个意思。
第四个主家是商人,生意失败了,把管事、铺子都卖了,回祖籍去了。家有老婆、孩子。
顾七七暗自想了想,生意要做,但不是现在。管事一个就够了,现在她和陆武年纪尚小,太多人麻烦又不安全。
庄子上情况也不明朗,不急。
顾七七还是决定买第一个人,官员家的二管事。他对京城的权贵、官员肯定了解,规矩也门清,就省了很多事。
老婆还是个厨娘,感情也比较稳定,只有一个儿子6岁,条件刚好。
轻声和陆武说了原因和决定,陆武就道:“七七决定就好”。
“行,这一家三口就这么定了”。
剩下的就好办了,选了一马夫兼门房,是个老头,只因赶车时避让一个小孩急转弯,就被当时马车上得宠的小妾给发卖了,家里就剩他一人,对京城道路熟的很。
两个小厮,一个是准备给陆武当书童,陆武肯定要读书,也不指望着考状元,起码打理家里的财产不能被下人骗。
选了两个灾民,第一个逃荒路上就活下来他一个。
第二个一上来就跪下“梆梆”磕头,请求把妹妹也一起买了。兄妹俩逃到这里,只剩下彼此相依为命了。
这么有情有义的一个人,顾七七痛快的答应了。
两个丫环就剩下一个名额了,又选了一个会梳头的灾民,差不多了。
就在此时,从后面跳出一个女人,喊着:“恩人,恩人,买我吧!”
顾七七一听恩人,不作他想,猜测应该是路上曾经救过的母子俩。
果然,妇人扑通一声跪到地上:“恩人,我为奴为婢报您大恩大德。”
人牙子上前解释:“她还带着一个儿子,那个小孩病了,倒也不是什么传染病,就是小腿有伤口,溃烂不止,没有人愿意买,这妇人还非要带着儿子一起才肯卖身。”
顾七七感叹,真是缘份,别人治不了,她能治呀,在现代不是什么大事,几粒抗生素就行。
既然救了一次了,再救一次又何妨,于是赶忙说:“好吧,你抱着儿子一起跟我走吧。”
妇人连忙跪谢:“小姐放心,我不白吃饭,我什么都能干。”
顾七七也没指望她有多能干,只是不忍心见死不救,以后这妇人应该能更忠心一些。
此时顾七七还不知道,惊喜远不止于此。
付了钱,拿了卖身契,身后跟了一堆人。
给了陆武几张银票,让小福子跟着一起去买辆马车。
顾七七则带着小柱子去了布店:布料,成衣,鞋子,男人,女人,大人,小孩子,每人先买两身。
因着买多,店家统一送货。
然后让柱子,带着这一群人回去,先把院子、房间打扫出来。给了管家银子,一是布店尾款,二是顺路买些吃的,午饭是来不及做了。
顾七七则带着兰娘母子去医馆,这孩子可等不了,七七也不敢下刀挖腐肉,先到医馆看看情况再说。
孩子脸都烧红了,应该是伤口化脓了。
果然,大夫用火烤了一下刀,就要挖掉腐肉,面积不大也不深,就铜钱大小。
两个医馆小二死死的压住孩子,太疼了,这孩子真遭了大罪,没办法,顾七七也没有麻药,也买不着。
好在大夫速度快,很快就弄好了,撒了药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