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44章(1 / 2)

齐文超就一脸的无奈:“自然是没别的!叔珩这孩子一心在仕途上,看的出来,她是真无别的念想。她拉了这个小子做挡箭牌,挡了许多要张嘴‘指教’的人,这是好的!但是她第一次出门办差,你这个做父亲的,该交代的还是要交代的。”

林宪怀:“……”谁的不听,难道肯听我的?

结果客人才一走,桐桐就拉着四爷出门了,“爹,您跟祖父祖母还有我娘说一声,我有事要办,晚上就不回来了。”

林宪怀:“……好!”

周碧云操心的,“这是瞧中了?”

“都是官场上的俊才,两人肚子里的心眼拿出来称一称,只怕半斤八两!还瞧中呢?瞧中什么呀?别瞎想!”

“不是我瞎想,是……”

“今儿那么多客人,没一个瞎想的,都知道为什么的。”

周碧云就觉得很生气:“叔珩怎么了?长的不好看吗?青年俊才围着转,都不传点闲话啥的?”这是看不起谁呢?

第127章 万里扶摇(26)一更

骑马飞驰在官道上,越往北走越是凉。

跃上山丘,桐桐驻马而立,指着远处那一条像是荒废的道路,问跟来的秦敏:“那是修来做什么的?附近有矿吗?”

秦敏扫了一眼,“那是轨道!”

什么?

“轨道!”秦敏说着就比划,“太宗晚年就有人提出设想,当时的求真馆做了一辆在铁轨上能动的车,太宗很重视,当时便规划要在京城和盛京之间修这么一条轨道,连接满蒙与中原。后来确实修了,这是两县之间的路,这里靠近煤矿和铁矿,先试了一段。可那个车确实能动,却也没什么意义。”

怎么没有意义?

“马车比那玩意快多了,它耗费那么大的成本,本来坐马车一天的路,坐那个轨道车得三天,那又何必?”

桐桐盯着那一道草丛湮没起来的道路,她干脆策马而去,然后下马,伸手抚摸着这已经锈迹斑斑的轨道,鼻子酸了,可却笑出来了。

秦敏跟过来,不解:“大人,您怎么了?”

“这么多年了,这轨道上全是铁,却无人拆了……”

秦敏摇头,“这是太宗皇帝晚年亲定下来的,朱笔御批过的。等到高宗即位,才慢慢的筹备,开始建造。但是这个东西从无到有,耗时耗力,这一段里不过三十二里,修了整整二十年。中间出过不少错……甚至有一段地塌了,又重新修。修好了,那个车跟这个路磨合又出问题,颠簸极大。

到了玄宗一朝,朝中便有反对之声,说是耗费太大了。人力物力无数,却并不见用处。后来,玄宗将宫中的开支降低到最小,据说宫中的开销不过一个五品官员的开销。终是给造出来了。只是速度极慢。

世宗皇帝还亲自来看过这段路,他曾说,只要能动,就能快。只是世宗皇帝登基之时已经三十有四,四十岁起便身子不好了……这便搁置了。但肯定没人敢动这个路!”

太祖、太宗、高宗、玄宗、世宗,到现在的小皇帝。

桐桐坐在这铁轨上,手搭在轨道上轻轻的抚摸着,良久良久。

金镇北骑马在高处往过眺望,说李副将:“将人喊回来。”小姑娘家家的,见了什么都好奇。你也不是老子的姑娘,老子可不惯着你。这磨蹭劲儿的,但凡没见过的你都想瞧瞧,这差事还办不办了?

李副将打发了人来请了,还没到跟前秦敏就看见了,“大人,金军帅催了。”

桐桐抬头去看,手又重重的拍了拍这铁轨,“先帝说对,这要能动,就能快。”这条变革之路走的不快,但好在它始终是有人推着它才朝前走的。

她起身上了马背,调转了方向,扬鞭催马:“走——”

秦敏觉得自家这位大人眼睛比之前都亮了,也更有气势了。像是有什么东西催动了她一般!

金镇北见人过来了,他便先走了。晌午碰上驿站,下马就能用饭。

洗了脸,金镇北喊道:“有什么给老子上什么,别磨蹭。”

桐桐摸了银子推给驿丞:“一定得有个热汤,哪怕冲个蛋花汤也行。菜尽量素净点,但菜蔬也要。果品如果有的话,不拘是什么,端上来。”

于是,桌上又有大块的羊肉,又有清炒的瓜菜豆芽,还有一摞子一摞子的卷饼,汤给上了两个,一个蛋花汤,一个生汆丸子汤。

然后果子都是大盆子断来的,可以带走路上解渴。

金镇北看着这姑娘用卷饼认真的卷菜,然后一口饼子一口汤,吃的倍儿香。

他一边啃着羊排一边就说:“小林大人从六品官员,俸禄几何呀?”又是租房,又是雇佣人手,出门照看同僚,还能拿银豆子打赏别人。

银子哪来的?你父亲才三品官而已,你家除了你们父子三人的俸禄,别无收入。所以,小林大人,你是贪污了?还是受贿了?

桐桐如何听不出这个意思?她一边给饼子里卷瘦肉炒豆芽,一边说,“是!下官俸禄有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