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在朝堂上一众大臣们的反应来看,永元帝在下旨之前并没有将此事拿出来跟大臣们议论。
李玄知道,永元帝想要下达旨意,也不是能够自己一意孤行的。
若这大兴的朝堂是永元帝的一言堂,他早就收拾自己那个图谋不轨的皇叔了。
据李玄所知,皇帝的旨意需要经过中书省。
而如今的中书令是永元帝之前踢走了梁昭,扶植上去的自己人。
所以,中书省一关是不难过的。
可是永元帝的旨意虽然下达了,但想要执行下去,还需要其他大臣的通力协作,这才有了现在朝堂上的一番争论。
文官一方想要永元帝收回成令,而勋贵则是巴不得立即开战。
勋贵一方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如今天赐良机,他们怎能不珍惜这难得的机会。
李玄看着朝堂上团结一致的一众勋贵,不禁想起了一个细节。
“恐怕永元帝暗中召见忠武将军,不只是为了处置他那个弟弟吧?”
“勋贵一方明显是提前统一了口径,态度坚决。”
“文官一方虽都是反对意见,但提出的理由五花八门,没能形成统一有力的口径。”
“尤其是这件事情,永元帝占了道义啊。”
大漠使节团此次毒杀永元帝的行动,可谓是一记昏招。
至少在李玄看来就是如此。
这件事给永元帝带来了太多的机遇。
虽然不知道永元帝发动战争的理由是什么,也不知道他有没有赢下战争的自信,但他敢这么做,肯定是有利可图。
这时,御前一个执鞭的老太监轻甩长鞭,挥出一道刺耳的破空声。
“肃静!”
老太监低沉的声音响起,乱糟糟的朝堂,顿时安静了下来。
这个执鞭的老太监李玄还是头一次见。
接着,永元帝缓缓开口道:
“投毒一事,内务府已经查清。”
“是有人觉得还有其他的‘真相’吗?”
“既如此,不妨说来,与朕听听。”
永元帝嘶哑的声音在殿内回荡,阴森的目光扫视文官一方,面色不善。
一直抱有反对意见的文官一噎,默默的将目光投向了当先的一道人影。
郑王双手插在衣袖内,一脸平静的闭目养神。
察觉到众人的目光,郑王眼皮一动,睁开了眼睛。
只见他缓缓抬头,看向龙椅上的永元帝,接着开口道:
“陛下既然主意已定,臣等必将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郑王一句话,为今日朝堂上争论不休的话题画上了一个句号。
文官一方都惊疑不定的看着郑王,无法理解他的决定,但却无一人出面质疑。
朝堂上的氛围突然陷入到了诡异的寂静中。
第462章 时不可待
谁都没有想到,郑王竟然会同意这场战争。
原本泾渭分明的文官和勋贵齐齐哑然。
龙椅上的永元帝眼睛一眯,可随即又露出笑容,对郑王赞赏道:
“大兴有皇叔这样的股肱之臣,何愁不兴?”
“既然没有其他意见,便立即开始备战。”
“尽快派大军讨伐大漠,扬我大兴天威!”
永元帝说罢,直接大手一挥,宣布退朝,留给大臣们一个潇洒的背影。
而朝会上,众人反应不一。
勋贵一方喜形于色,弹冠相庆。
文官一方愁眉苦脸,眉头紧锁。
郑王的身边,围了好几个大臣,七嘴八舌的问了起来,显然是都不明白他的用意。
但郑王并没有立即做出解释,极力的安抚好大家之后,便率先迈开步子离开,引得文官一方的好几个大臣一路追了上去。
勋贵这边的大佬们冷眼旁观,倒也没有太过在意这一幕。
眼下,和大漠开战一事,已经在朝堂上达成了一致,没有了变更的余地。
即便这是一场硬仗,如今这事已经在京城传扬开去,绝不可能草草收场。
“诸君,总算到了我们大干一场的时候了!”
柱国九大将中的几位聚在一起,神情振奋。
也怪不得他们如此激动,他们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太久了。
“还不能掉以轻心,虽说这一次事出有因,但还是有些太过顺利了。”吴国公郭笑来有些担忧的说道。
“怕个球,他们还有本事改了皇命不成?”胡国公秦纵勇毫不在意的说道。
“毒害陛下一事,大漠不给个交代是不可能轻易了结的。”郯国公赵定海在一旁说道。
“老赵,你什么意思?你是觉得他们有办法让大漠提前给个交代?凭什么?”
秦纵勇看似莽撞无智,但立即听出了赵定海的言外之意,但一连串的追问,显然是觉得不太可能。
大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