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文豪1978 第8o8节(2 / 3)

暴的删除,心中自然是倍感失落的。

「玉书也和我说过,她小时候的时候,蔚秀园那边还全是稻田呢,苇荡摇曳,河凝香,稻田夹岸,不像是在燕京,倒像是江南景象。」

陶父眼中露出缅怀之色,「是啊,以前那会儿景色多好啊!」

林朝阳又说道:「不过对于发展而言,这终究是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这些年燕大的教职工多了那么多人,总得有地方住。」

陶父叹了口气,「是我矫情了。安得广厦千万间,要建这‘广厦」总要付出代价的。」

说过了这个话题,陶父问起林朝阳新作品的事,他说:「还在准备,要查阅的资料比较多。」

「写历史是吧?」

「嗯。」

「怎么会想着写这类题材呢?历史有着既定的历史脉络,可不好写,很容易费力不讨好啊!」

林朝阳便把当初和李拓等人说的玩笑话讲了出来,笑着说道:「最早大家也是开玩笑。《人间正道是沧桑》写完之后,我也没想好要写什么。」

「有一回冷不丁的想起了那天大家聊的话题,大家当时的想法其实是对的。

近代以来,我们中国人太缺乏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了。

我们应该有属于自己民族的故事,大唐威名远布四海,皇帝称天可汗,是中国历史千古未有之盛世。

如果能写出来的话,应该可以提振国人的自信心。」

陶父微微颔首道:「这样的想法肯定是好的!不过将历史以小说的形式写起来,对于你来说可能是个很大的考验。」

「难是肯定难,绵延两三百年历史的大朝代,从哪个角度切入就是个大问题。」

陶父遗憾道:「可惜陈寅恪、王仲荤他们走得早——

陈寅恪和王仲荤都是国内的史学大家,尤其是对隋唐史的研究精深。

林朝阳苦笑道:「您也太抬举我了,写小说不是做学问。」

「这就好比查字典,能选择的范围当然是越广越好。」陶父冲林朝阳挑了挑眉,露出顽童之色。

林朝阳莞尔道:「您老说的没毛病。」

「走,我领你去找个‘活字典’」。」

燕大历史系教授向来人才辈出,陈寅恪、王仲荤这些老一辈唐史专家虽然走了,但后继不乏人才,跟陶父同辈的王永兴就是如今国内顶尖的隋唐史研究学者。

林朝阳听陶父介绍着王永兴的学术成就,说道:「前段时间我还看了他那部《隋末农民战争史料汇编》。」

两人说说笑笑,走到半路,迎面撞上了刚上完课的洪子成。

「朝阳,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前两天刚回来。」

双方打了个招呼,洪子成拉住了林朝阳,「正好,我跟你聊聊研究会的事。」

陶父见状便道:「那等回头再去找老王,你先跟小洪聊吧。」

林朝阳带着洪子成回到陶家,听他说起了文学研究会的情况。

年初美国成立林朝阳文学研究会对燕大的刺激很大,国外接连成立林朝阳文学研究会,作为国内人文学科的老大哥,而且林朝阳还是燕大出身,燕大若没有点表示,说起来未免太过迟钝。

不过这效率着实让人不敢恭维,折腾了大半年,目前研究会还在筹备之中。

这倒不是燕大对这件事不上心,而实在是国内对这方面的手续要求比较繁琐,学校、文联、民政各个部门都要跑一遍。

洪子成诉了半天苦,说:「年后开春吧,研究会差不多就能召开成立大会了。」

林朝阳点了点头,他对文学研究会的事并不太关心,这玩意虽然挂着他的名,但说到底是学术圈的事。

见林朝阳没什么反应,洪子成接着说道:「朝阳,你看,咱们国内的林朝阳文学研究会成立了,但对比日本、美国的同行也没什么研究成果。你得帮帮忙啊!」

「我帮忙?帮什么忙?」林朝阳问。

「我听说,日本那边有不少你的创作资料,你可不能厚此薄彼啊,也得给我们捐点。」洪子成图穷匕见,原来打的是化缘的主意。

「日本文学研究会都成立十年了,人家有我点资料不是很正常嘛。」

「你给捐点,少捐点就行。」洪子成央求着。

「行,回去我整理整理的。」

见林朝阳答应了下来,洪子成面露欣喜,「到时候开成立大会的时候,你可得来啊!」

「好。」

等洪子成离开之后,林朝阳文和陶父出门去蔚秀园拜会了王永兴。

这位目前中国隋唐史研究领域的顶尖人物听说林朝阳的新书打算写唐朝,满心欢喜。

他明白以林朝阳在中国读者群体当中的影响力,这部小说如果能写出来,必定会让成百上千万的读者对唐朝有更全面、更崭新的认识。

王永兴师从陈寅恪,在当代历史学家中名声不像季、邓等人那样大,但学术成就不可忽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