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片业务上的亏损,对吗?」
陶玉书的话等于是将索尼影业的遮羞布给扯了下来,乔·费尔蒂梅尔却没有丝毫慌张,东拉西扯了一通。
「林太太,我想你可能并不了解,索尼影业远比你想象的强大。
在第64届奥斯卡金项奖的提名中,索尼影业独占1/3名额。我们在美国电影市场的份额占比高达20。
抛开迪士尼这个动画公司,我们已经是美国电影市场仅次于时代华纳的者—……」
后世国产车宣传总喜欢加各种限定词,其实这不能怪他们,这都是跟欧美国家的「师父」们学的。
乔·费尔蒂梅尔侃侃而谈半天,言辞之间充满了自信,陶玉书却只用一句话就让他闭了嘴。
「可过去4年你们至少亏损了25亿美元!
乔·费尔蒂梅尔闻言脸色惊疑,这几年索尼影业投资哥伦比亚影业是造成了大量亏损,但账面上并没有那么难看。
这件事要直到今年的11月份,索尼影业实在瞒不住了之后才在季度财务报告中体现出来。
投资资产账面额减少27亿美元以及51亿美元「处理未结官司和合同赔偿」,
此消息一出整个华尔街和好莱坞震动。
媒体众口一词:索尼影业并购哥伦比亚遭遇了彻头彻尾的失败。
「你这个消息完全是夸大其词!」乔·费尔蒂梅尔强装镇定,否认了这个事实。
陶玉书无所谓的笑了笑,「好莱坞的小道消息总是言过其实。」
乔·费尔蒂梅尔不易察觉的松了口气,陶玉书又接着说道:
「索尼影业想要收购我们,无非是为了让自己的财报好看一些,至于制片能力,这种能力其实很难量化。
只要财报好看了,其实也没那么重要,对吗?」
品味着陶玉书话语中的暗示,乔·费尔蒂梅尔没有立即开口,思维飞速旋转着。
接下来陶玉书说了半天,乔·费尔蒂梅尔很少插话。
直到最后,他沉吟良久,开口询问道:「还是直接点吧,说出你的条件。我想你也应该知道,这种事不是我可以做主的。」
「5亿美元,10股份。」
乔·费尔蒂梅尔的笑容有些冷峻,「据我所知,林氏影业目前在港股的市值还不到30亿美元,我看过你们上一年的财报,不管是从市盈率还是市净率的角度,都很难给出这个数字。」
陶玉书表情轻松,「战略投资,重点不在‘投资」,而在‘战略」。」
「明年美国林氏的制片量会提高到5部,其中包括了《黑侠2》《电锯惊魂2》
以及吴宇森导演的新片—」
乔·费尔蒂梅尔越听眼晴越亮,陶玉书口中的每一个名字都是去年在美国市场上大杀四方的存在。
包括陶玉书提到的吴宇森,从《终极标靶》的一鸣惊人到《断箭》的横扫市场,俨然已经成为好莱坞的当红炸子鸡。
如果这些电影的续作、导演新作能够有索尼影业的参投和发行,对于索尼稳定自身股价、拉升财报表现是有很大帮助的。
哥伦比亚影业的巨额亏损很大程度其实是商誉性的,说白了就是品牌价值受到了损失。
电影公司靠什么拉升品牌价值和市场占有率,不就是靠过硬的作品吗?
想到这里,乔·费尔蒂梅尔脸上不动声色,问道:「林氏影业的制片能力是一流的,这也是索尼影业看重你们的原因。」
「当然。」陶玉书昂着头,对这一点非常自信,「费尔蒂梅尔先生,虽然你是位白人,但既然你现在位索尼工作,应该也能明白亚洲公司在美国文化界发展所遭遇的困境。」
「索尼和林氏同为亚洲企业,我们在美国有着相同的利益诉求,那就是扩张我们在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市场的份额和影响力。
为此,我们可以承受巨额的亏损和高风险,但绝不能忍受失败。
我想在这一点上,索尼与我们应该有着一致的想法。」
在陶玉书说这些话的时候,乔·费尔蒂梅尔已经整理好了思绪,心态重新从容起来。
「索尼影业战略入股林氏影业,是合则两利。
未来我们两家可以在北美市场共同投资、发行电影,以我们林氏影业出众的内容制作实力为索尼影业的业绩增长作出贡献。
有了我们的制衡,你们在与很多好莱坞的知名制作人、导演谈判时,也拥有了更大的谈判空间。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
说到这里,陶玉书停顿了一下,才说道:「像只肥羊!」
乔·费尔蒂梅尔忍不住把一手虚握在嘴巴前,咳嗽了一声,然后战略性喝水这几年索尼以哥伦比亚影业的名义屡屡参投大投资电影,又屡屡血亏,已经成了好莱坞的笑谈。
陶玉书侃侃而谈,将两家公司合作的前景描绘的无比灿烂辉煌,即便是乔:
费尔蒂梅尔本来心有警惕,也忍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