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文豪1978 第752节(2 / 3)

可就是在这样一份好莱坞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的榜单当中,有一个公司的名字却分外突兀的出现了好几次一一林氏影业。

甚至林氏影业还有三部电影的票房闯进了前十名,分别是第五名的《黑侠》

(154亿美元)、第六名的《赤壁大战》(149亿美元)、第九名的《电锯惊魂》(103亿美元)。

《综艺》创刊近90年,是美国领袖级的娱乐商业杂志,素有「好莱坞圣经」之称,近年来也逐渐成为了全球传媒娱乐业的风向标之一。

其制作的全球票房排行榜,权威性自然无需质疑。

好莱坞的电影称霸各种榜单不是什么稀奇事,美国现在是世界霸主,经济发达程度冠绝全球,多年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了好莱坞的强势。

但林氏影业这条猛龙的出现却惊掉了国际影坛一地下巴,让许多国际知名的电影公司都不得不将注意力放到这家出身于香江的电影公司身上,而后越扒越心惊。

成立不过短短七年时间,却已经称霸香江,覆盖东南亚,经略东亚,闯荡好莱坞,这是何等恐怖的怪物?

《综艺》杂志的一份票房榜单,让林氏影业第一次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这份榜单发布集团之后,就被《香江政经周刊》迅速转载,引发了香江电影界和市民阶层的广泛热议。

以前大家都知道林氏影业很强,强到可以称霸香江,但因为视野的局限,大家对于林氏影业的认知始终不够全面。

现在大家看到了,根据《综艺》的1993年年度全球票房100影片总结,林氏影业今年共有五部影片进入了前100名,其中3部更是闯入了前10名。

也许是觉得单单转载这份榜单还不够吸晴,《香江政经周刊》又贴心的为香江读者统计了林氏影业在过去一年在全球创造的影片票房。

529亿美元!

折合港币高达402亿港元!

冷冰冰的数字看起来不够有冲击力,但凡事就怕对比,1993年度香江电影市场总票房为153亿港元,仅为林氏影业全球票房的38。

也许是觉得与香江电影对比已经无法彰显林氏影业的强势,《香江政经周刊》还附上了美国电影产业的一些信息。

1993年度,美国电影市场总票房为56亿美元,二十世纪福克斯的全球票房为55亿美元。

林氏影业的全球票房占据美国电影市场的十分之一规模,与好莱坞巨头旗鼓相当。

这一对比,效果立刻就来了。

别说是香江电影界,哪怕就是整个商业界和市民阶层,也不由得对林氏影业产生了刮目相看的观感。

七十年代以来,香江经济蓬勃发展,号称亚洲四小龙之一,但却极少诞生走出香江、迈向全球的跨国公司。

谁也没有想到,率先带领香江商业和文化走出去的,竟然是林氏影业这样一家电影公司。

1994年的元旦期间,「林氏影业全球票房」成了整个香江讨论的热门话题。

所有人都感受到,他们似乎正在见证一家可以媲美好莱坞巨头的全球化电影公司的崛起。

在如此狂热的气氛下,林氏影业的市值在突破200亿港元以后并没有停下,而是继续一路狂突进至230亿港元。

涨得连陶玉书这个老板都感到有些害怕,大涨之后有大跌啊!

于是她选择了主动给这波热度降温,元旦假期过后,林氏影业发布公告宣布:

大股东林氏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计划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1800方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2。

林氏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是由陶玉书夫妻俩控制的控股公司。

第601章 火爆小辣椒

在市场的一片看涨之中,林氏影业的股价刚刚冲破22元。

公司股价创新高,大股东减持套现也属常事。

2的减持比例,如果以林氏影业当前股价来计算,价值44亿港元。

但这只是理想数字,减持公告发布后,股价必定下跌,打个折,再交个税,

能剩八成就不错了。

果不其然,减持公告发布后,林氏影业股价应声跌了35,之后连着三天涨涨跌跌,最后股价稳定在208元每股左右。

元旦过后是新年,公司在过去一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最近玉郎大厦内的气氛格外轻松。

陶玉墨眼看着伍美珍将门上的「副总裁办公室」铭牌换成「总裁办公室」,

面容平静,心里却有一股喜悦在流淌。

这一瞬间,她有种多年媳妇熬成婆的感觉。

上午玉郎机构刚刚召开完董事会,她这个副总裁终于成了行政总裁。

虽说头上还有个「陶董事长」,不过董事长嘛,那都是庙里的菩萨,拜拜就行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