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文豪1978 第632节(2 / 3)

,排名第一位的自然是蝉联了多年首富的李嘉诚,他以185亿港元居于首位。

其后嘉道理、郭德胜、包玉刚、霍先生等也都是香江人再熟悉不过的老牌富豪们了,看起来没有任何惊喜。

不过《香江政经周刊》显然是深请读者心理的,正当所有人都以为今年的「富豪榜」尽是些老面孔时,人家惊讶的发现在富豪榜前十名当中竟然有个生面孔一林陶玉书。

在《香江政经周刊》之前,香江媒体都是只列「十大财团」、「十大财阀」之类的排名,因此虽然陶玉书之前两年已经掌握了相当多的财富,却始终未进入富豪名单。

这次的「亿万富豪榜」排的太过详细,再加上她掌握的财富这两年确实膨胀的太快了,因此一不小心就挤进了前十名。

《香江政经周刊》在列举陶玉书所掌握的财富时,计算的非常详细。

以1990年12月30日收市价计,陶玉书掌握玉郎机构7030股权,价值2078亿港元;明报企业5605股权,价值3587亿港元;

林氏影业100股权,估值32亿港元;深水湾道75号别墅,市场价4200万港元,合计89亿港元(小数点后不计)。

89亿港元,排在了1990年香江亿万富豪榜的第6位。

在一众香江老富豪的名字之中,陶玉书的名字分外惹眼,尤其是她的名字前面还冠了个夫姓,一下子更惹眼了。

自香江开埠以来,身家几十上百亿的男富豪比比皆是,但女富豪却是凤毛麟角。

不仅如此,陶玉书那传奇般的创业经历也不逊于诸多白手起家的老牌富豪。

只用了短短五年便积累了巨额的财富,同时还如此年轻。

1955年出生的陶玉书,年仅36岁。

即便是在香江这样一个财富神童辈出的地方,陶玉书这样的年纪和经历也足以傲视群雄了。

跟她比起来,什么股市杀手刘銮雄、罗门三杰,简直如过家家一般,不值一提。

这份「1990年香江亿万富豪榜」甫一面世,便将陶玉书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第539章 香江女首富

其实真要认真排起来的话,陶玉书所掌握的财富根本无法挤进香江前十。

因为《香江政经周刊》的计算方式基本都是以明面上的财富为主,公司市值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

但却忽略了老牌富豪们多年来的财富积累,公司分红、财务投资、资产增值这些信息《香江政经周刊》是很难全面获取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富豪的商业版图远不止包括香江。

比如糖王郭鹤年,他在富豪榜中显示的财富仅有75亿港元,排在第12位,可实际上香江的资产只是他产业当中的冰山一角而已。

还有如凯瑟克家族、施怀雅、黄廷芳等,均是只计入了在港资产。

如果把这些老牌富豪的隐藏底牌都算上的话,陶玉书恐怕连富豪榜前15都很难挤进去。

但普通的香江市民不知道这一点,他们只看到了陶玉书用短短五年时间白手起家创下了偌大家业。

在许多香江人眼中,她俨然已经是新一代的香江财富传奇。

尤其是那些年轻人眼中,他们对陶玉书的崇拜之情比这些年被奉为「李超人「诚哥」的李嘉诚更甚。

这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不光是李嘉诚,细数富豪榜前列的富豪们,多数是靠地产实现的财富等级跃迁。

可谓一人富,万人穷,骨子里就带着原罪。

但陶玉书不一样的地方是在于,她所经营的是文化传媒产业,相比之下要干净得多,在普通市民当中的口碑也要好很多。

实际上,陶玉书在这一点上也是令许多香江富豪佩服的地方。

她所经营的方向,产业规模其实都不大,不管是漫画行业、新闻行业、电影行业,基本只能支撑起十亿富豪的体量。

但就是这样小众的赛道,却硬生生被陶玉书打破了天花板。

漫画行业处于垄断地位、纸媒行业全港市值最高、电影行业已经走出香江···

对于很多人来说,能抓住一个行业就已经是邀天之幸了,可陶玉书的触角却是在文化产业肆意张扬。

现在在香江商界大家都在讨论,一旦明年林氏影业上市,陶玉书恐怕立马要晋升为百亿富豪。

电影在香江本埠的盘子也就是二十亿港元的规模,如果林氏影业仅是一家以香江本埠为主的电影公司的话,那大家也不会对林氏影业的上市抱有任何期待。

这样的公司,市值顶天了十几亿港元。

但根据这两年各大财经媒体的报道,林氏影业的实力和潜力可远不是普通电影公司可以比拟的。

今年3月份,林氏影业在美国投资的《忍者神龟》上映,在美国本土创下了135亿美元的票房,在全球范围内更是创下了2亿美元的票房。

如果算上电影周边、录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