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那个性子啊……
陶母叹了口气,半是无奈,半是惆怅。
人嘛,到了一定岁数都希望子孙能够承欢膝下,陶玉书一跑就是大半个中国,还把陶玉墨给拐跑了,她心里必然是想念的。见危机终于解除,陶玉墨心中安定下来,又跟父母说起了在香江的一些趣事,家里的气氛再次和乐融融。
赵丽正跟陶玉墨交流着女人的美丽心得,陶玉墨的化妆技巧和装扮心得都是跟张曼玉学的,听说她是跟女明星学的,赵丽虔诚的跟取经一样。
现如今的香江明星,在内地人民心中还是很有神秘感的。尤其赵丽经营录像厅,放的大部分都是香江电影,对香江明星们可以说是如数家珍。
闲聊之余,两人又八卦一下香江明星们的日常生活和娱乐新闻,越聊越起劲。“小姑!”
这个时候,陶玉墨看见侄子陶希文正站在门口偷偷的朝她招手,用口型叫她。她便找了个理由来到屋外,问道:“干嘛?”
陶希文过了年就十四周岁了,因为营养跟得上,青春期来的早,这一年不见个子窜了快十公分,现在个子仅比陶玉墨矮了四五公分,嘴边也长了些青色绒毛。
“小姑,过年压岁钱……你能提前给我不?”陶希文问。“提前给你?你要干嘛?”
陶希文期期艾艾的说道:“我……我想买件衣服。”
“买衣服有什么遮遮掩掩的。”陶玉墨说着就想掏钱,可等她掏到一半,就意识到了不对。“你要买什么衣服?”
陶希文不是很想回答,陶玉墨威胁道:“不说我可不给钱啊!”“风衣。”陶希文只能如实回答。
陶玉墨立马想到了回来时路上看到的那些黑色风衣。
“你压岁钱都花哪儿去了?那么多钱还不够你买件衣服的?”陶玉墨又问。陶希文脸色苦涩,“我妈说给我攒着呢。”
陶玉墨不由得幸灾乐祸的笑了出来,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你妈也是为了你好。”
说完便要转身,陶希文一把拉住她,提醒道:“小姑,钱!”“什么钱?”
陶玉墨:“我说给了吗?”
第472章 林朝阳=鲁迅?
沉寂了一个多月的燕园在大年初一这天迎来了它这个寒假里最热闹的一天,人们不是在拜年,就是在去拜年的路上。登门拜年,少不了要聊些家常。
今年朗润湖公寓附近的人家家里,陶家小女儿陶玉墨成了大家讨论的热门话题。
多年以来,陶家姐妹在朗润湖公寓这片儿都算是颜值天花板的存在,再加上都考上了燕京的名校,所以在朗润湖公寓这片儿人的口中一直都是“别人家的女儿”。
别以为燕大的教授、讲师们生出来的就一定都是大学生,周围人家里没上过大学的晚辈大有人在。以前陶玉墨漂亮是漂亮,但大家还没觉得有什么不同,这次从香江回来观感就大不相同了。
都快跟《大众电影》那女明星差不多了。
准确的说,是比那些女明星还漂亮,毕竟这年头上杂志的照片都是正统审美,没那么时髦,甚至可以说是有点土气的陶玉墨的打扮更像是外国电影里的女明星,那叫一个精致。
初一她跟着家里人去拜年,走在路上,不知道吸引了多少男青年爱慕的目光“诶呦,你可真能招风!”
大年初三一见面,杜峰便调侃了陶玉墨一句。“管得着吗你!”陶玉墨甩给他一个白眼。
身后的陶玉成搭话道:“你这话说对了,她何止是招风啊,都快把燕大那些小伙子的魂儿勾走了。”陶家和杜家每年都会办家庭聚会,今年同样如此,一年难得见几次面,见了面总感觉格外亲热。
杜峰第一时间凑到了林朝阳身边,一脸兴奋的说:“姐夫,你看春晚没?”林朝阳知道杜峰要说的是什么,“看了。”
“春晚那大高个儿的混血你看着没?太帅了!今年店庆就邀请他了,我都托人去联系了。”今年的春晚刚刚结束两天,但杜峰嘴里的“大高个儿的混血”已经火遍了整个中国。
1987年的春晚上,费翔用“冬天里的一把火”点燃了全中国大姑娘小媳妇的追星热情。
跟林朝阳聊了几句费翔,杜峰又提到了陶玉书让他提前备货的黑色风衣,恭维姐姐的运筹帷幄。
这一冬天,服装城光是单价69元的黑色风衣就卖了一千多件,堪称燕京城1987年度最时尚单品。“得了得了,别说这些没用的。”
陶玉书打断了他的马屁,杜峰又正色说起服装城的事。
再有不到两个月,服装城开业就快一年了,除了最开始两个月的生意较为低迷之外,其他时间的生意都在稳步上升中,尤其是春节这一个月时间,连续多日出现了单日营业额突破20万元的火爆场面,仅1月份的营业额就超过了330万元。截至春节最后一天营业,亚欧服装城的累计营业额达到了1640余万,毛利润近1200万。
“要不是退换货政策的影响,我们的毛利率能达到70。”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