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文豪1978 第332节(2 / 3)

着自己的打算的。

花城出版社处在广州,要说国内风气最开放的地区,如今的广东称第二,应该没人敢说自己是第一。

风气开放,那一切都好谈。

《渡舟记》是林朝阳给花城出版社的甜头,今天跟李士非的谈判,林朝阳要做的就是上压力。

他当然知道花城出版社不可能轻易答应版税付酬这件事,但他们现在尝到了甜头,即便不情愿,也绝不会轻易放手,任由林朝阳的作品流到其他出版社那里。

谈判,斗而不破很重要,不能一下子就谈崩了,有了之前的甜头,林朝阳不怕花城出版社会撕破脸。

但他也没有一口咬死,要求花城出版社立即就同意他的要求。

而是采取了循序渐进的策略,先定下个目标,这样花城出版社尝到的甜头越多,以后就越难以放手。

“朝阳,我们还是谈谈《渡舟记》的出版稿酬吧!”

面对林朝阳的诘问,李士非沉默了好一会儿,最后岔开了话题。

林朝阳并没有再穷追猛打,从善如流道:“好。”

经过一番商谈,《渡舟记》出版的基本稿酬提高为千字30元,印数稿酬提高为万册7。

《小鞋子》和《高山下的花环》是老书,印数稿酬也为万册7,但计算基础为千字15块。

这就是上来就谈版税的另一个好处,你上来就要在开个门,那么开窗就好谈了。

谈好了稿酬的问题,热情的招待了李士非一番,可他却有些食不下咽。

“版税”这两个字让他如鲠在喉,一想到就烦闷不已。

罢了,回去再商量吧。

李士非走后,没过几天,花城出版社的稿费单就到了。

这次花城出版社的效率出乎意料的快,出版还没影呢,稿费就已经到位了,看来还是压力上的到位了。

《渡舟记》出版首印20万册,《小鞋子》印数3万册,《高山下的花环》印数10万册,三部小说的稿费总计19154块7毛。

对比以前的作品出版,稿费收入有了长足的进步,林朝阳感到很欣慰,这番努力没白费。

他真不敢想要是拿到版税之后,他得多快乐!

又过了两天,好长时间不见的杜峰出现在林朝阳家里,还专门给陶玉墨带了套穿戴。

米色的西装、短裤,配上金色的腰带、中筒丝袜、高跟凉鞋,陶玉墨换上衣服之后喜欢的不得了,对着镜子照起来没完。

“这也太好看了!”

陶玉墨在镜子前转来转去,顾盼自美,一旁的杜峰得意道:“我这衣服好吧?马上就要上班了,到时候你就穿这套去,保证镇住你那帮同事。”

陶玉墨闻言更加高兴了。

“去上班又不是去比美的,穿这么隆重干什么?”陶玉书说。

陶玉墨看了姐姐一眼,“姐,你可真扫兴这西装现在时髦的很。”

陶玉墨的话是有根据的,前几天的《工人日报》还报道了西装短裤最近风靡沪上,成为沪上姑娘最时兴的夏装穿着的消息。

上个月的《时装》上还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叫《中山装,再见》。

文章提出:西装的受欢迎是对盛行多年的“老三装”的“反动”,其深层原因是基于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渴求。

见微知著,改革开放的风气正在一步步的改变整个社会。

陶玉墨乐此不疲的欣赏着自己的新装备,陶玉书去了厨房准备晚饭,林朝阳抱着孩子陪杜峰闲聊。

杜峰突然问林朝阳,“姐夫,你说我买个冷饮机到海边卖冷饮怎么样?”

冷饮机?

从杜峰口中听到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林朝阳不禁好奇的问道:“燕京还有地儿卖这玩意儿呢?”

杜峰回道:“燕京没有,广州有。广交会有卖的,我们燕京有人卖了一台,摆北戴河海边儿了,这一夏天卖冷饮卖疯了,说是一天能赚四五千块!”

说到这件事的时候,杜峰两眼放光。

埋藏在记忆之中的细节在林朝阳脑海中被翻出来,“那人叫李晓华?”

“姐夫你也知道他?”

“听人提过。”

杜峰语气艳羡的说道:“你都听人提过了,他得赚多少钱啊!”

他又正色的再次问林朝阳,“姐夫,你觉得我这主意咋样?”

“不咋样!”

林朝阳一口否定了杜峰的想法,让他很是不解,“为什么?”

“伱都看到他赚钱了,别人看不到吗?冷饮机别人又不是买不到。

你信不信,明年北戴河的海滩上会出现几十台冷饮机!”

“这……”杜峰听着林朝阳的话,犹豫了起来。

他觉得林朝阳的话有一定的道理,但说北戴河海边明年就会出现几十台冷饮机,还是夸张了一点。

“不至于那么泛滥吧?”杜峰问。

“等明年不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