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文豪1978 第312节(2 / 3)

亲近习惯。

民国时期的沪上汇聚了各国商贾政要,多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交织在一起,让杜三江接触到了僧、道、基督等宗教,他天生早慧,逐渐养成了对信仰、人和动物本性的独特看法。

一次他试图与孟加拉虎交好的举动激怒了父亲,父亲当场以血淋淋的教训让他知道:动物与人思考模式不同,一旦忘记这一点就会送命。

侵华战争爆发,日本迅速占领中国北方区域。淞沪会战惨败后,有权贵打算趁着战乱偷偷将动物园内的珍稀动物卖到国外获利。

正带着家人准备避难的父亲发现权贵的阴谋,不顾性命危险阻拦,最后一家人都被抓了起来,带到了准备运送动物去国外的轮船上。

本来出海后,他们一家人就要被坏人杀害,不想海上突然掀起了一阵猛烈的暴风雨,顷刻间便将轮船吞没。

轮船沉没了,但杜三江靠着救生船活了下来,除了他之外,还有曾经和他有过接触的那只孟加拉虎、鬣狗、黑猩猩和受伤的斑马。

冒险的旅程就此开始。

为了活命,饿极的鬣狗审时度势杀死了受伤的斑马,大猩猩为了阻止鬣狗的暴行也被杀害,而杜三江却只能在一旁无力的看着。

但他也知道,在鬣狗的虎视眈眈下,说不定下一个死的就是他。

正当他准备鼓起勇气向鬣狗宣战时,老虎却将鬣狗杀了。

面对饥饿的老虎,杜三江不得不将刚做好的简易木筏扔到海里,自己跳上了简易木筏。

就这样,一船一虎、一筏一人,被一条绳连接在一起,漫无目的地漂泊在这一望无际的海洋里。

一路上,杜三江要时刻提防着饥饿的老虎对他下口,但同时两者又是这孤独大海上同病相怜的生物。

他们互相敌视、互相攻击、互相陪伴,共同经历了生死,也共同见证了大海的瑰丽奇观。

最后一觉醒来,两者漂泊到了一座人型小岛上,岛上到处是食材,就连树根都能食用。

老虎上了岸,杜三江也本想在这里住下,他到了晚上他却发现,树上的果实里竟然长着人类的牙齿。

原来这是一座食人岛,白天吸引活物入岛,到了夜晚,淡水变成酸液,消化掉这些活物,借此获得营养来供给岛上的生命。

杜三江为了活命不得不再次出发,这次他把小船装满了食材,重新返回了大海,并且很快就发现了陆地。

当杜三江终于回到陆地后,那头老虎也在上了岸消失在了海边的丛林之中。

通过杜三江的陈述,作家得到了一段充满挑战和冒险的传奇故事,但他又觉得杜三江的叙述之中有些难以理解的地方。

比如杜三江提到沉船后猩猩是坐着香蕉飘到他的小船上的、比如他们在海上遇到的那些送到嘴里的飞鱼、比如杜三江与老虎如此长时间共存却毫发无伤、比如那座人型岛屿上的种种神奇之处……

在作家的不断追问之下,杜三江终于又讲出了故事的另一个版本。

在这个版本的故事中,幸存下来的没有动物,只有他、他的母亲、船上的厨师和水手。

水手摔断了腿,伤口感染了,厨子建议水手截肢保命,但在漂泊不定的大海上,没有麻醉和消炎药物,不可能完成截肢,水手就这样死掉了。

然后厨子用水手的残肢去钓到了鱼,这也就是杜三江第一个故事里那些海上飞鱼的来历。

母亲看出了厨子并不是为了救水手,他的目的其实就是要杀死水手,利用他的尸体囤积海鱼当做食物。

再后来厨子身上的兽性逐渐显露,他竟然吃掉了水手身上残余的肉。

一天,杜三江因为不小心弄丢了鱼遭到了厨子的暴打,母亲为了保护他被厨子用刀捅死,被丢进海里成为了鲨鱼的食物。

杜三江心中的愤怒和兽性被彻底点燃,他伺机用同一把刀杀死了厨子,为母亲报了仇,然后活了下来。

讲到这里,杜三江笑着问作家,你愿意相信哪个故事呢?

故事到此戛然而止。

叶兆岩看完小说之后意犹未尽,后一个故事小说里并没有展开,仅仅是花了几千字来描述。

在这个故事里杜三江看似将真相讲了出来,可实际上还有一些让人费解的地方了。

因为他总感觉故事未竟,心里有些疑惑没有解开。

当他的眼睛在小说最后一页的几行字上直愣愣的盯了一会儿之后,心中突然升起了一股毛骨悚然的感觉。

如果说杜三江将人比喻成了动物,美化了自己的记忆,那么事情的真相真是如第二个故事所讲的那样吗?

他的脑海中不断的推演着杜三江口中的两个故事,支离破碎的信息被不断的拼凑出来,他似乎也距离故事的真相越来越近。

猛地一下,他的心中突然升起一股明悟来。

如果按照杜三江的说法,鬣狗就是凶恶的厨子,受伤的斑马就是受伤的水手,母亲是黑猩猩那么杜三江就是那头孟加拉虎。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