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文豪1978 第287节(1 / 3)

马卫都一个来编辑部不长时间的青年编辑,这种事基本轮不到他,他也很有自知之明。

见陈浩曾的脸色仍旧严肃,马卫都又说道:“主任,您先别生气,我给您看个好东西!”

“什么好东西?”

马卫都没回答他的问题,而是从公文包中掏出一份稿子来。

陈浩曾还以为他是约到了什么小说稿,看起来像是短篇,问道:“谁的小说?”

“不是小说,是评论。”

“评论?你好端端的怎么约起评论稿了?”

马卫都嘿嘿笑了两声,也不说话,卖起了关子,“您看看就知道了。”

陈浩曾接过稿子,定睛细看,他先注意到的是文章标题——《从高加林谈如何塑造当代农村人物形象》。

“高加林”这个名字陈浩曾当然不陌生,《人生》本身就是中青社跟陆遥约的稿子,而且现在小说先在《收获》发表,好评如潮,文坛的讨论声不断。

看标题又是一篇针对《人生》的评论,不过看起来讨论维度应该比一般评论更广一点。

然后陈浩曾便注意到了标题右下方的署名——许灵均。

“咦?”他发出了惊讶的声音,满脸诧异的看向马卫都,“这稿子……你约来的?”

马卫都看着陈浩曾的表情,心里别提多舒坦了。

他故作谦虚道:“是啊!也是赶巧,朝阳同志跟陆遥同志关系不错,最近写信跟陆遥同志讨论了些关于《人生》的想法。我上门去约稿,他就把想法整理出来交给我了。”

听马卫都说完,陈浩曾笑着说道:“他的稿子可不好约。”

言下之意是在夸奖马卫都,这让马卫都心中暗爽不已。

以林朝阳如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刊物或杂志社如果是诚心向他约稿,一般都会派比较资深的老编辑,或者干脆是主编、副主编出面。

马卫都一个新兵蛋子去约稿,很容易给对方造成一种不受尊重的印象。

别以为文人都是谦谦君子,实际上大部分人都小心眼儿着呢!

因此陈浩曾的话里,也涵盖着一种另眼相看,他确实是没想到马卫都能约到林朝阳的稿子,哪怕是一篇评论。

而且看样子,这份评论还相当的“实惠”。

陈浩曾对于林朝阳的作品很有了解,知道他很少写评论,因此心中也对这份评论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我先看看吧。”

他说完不理马卫都的反应,便找了张椅子坐了下来,沉浸到文章之中。

在陈浩曾审稿的时候,马卫都与同事们有说有笑的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陈浩曾花了二十多分钟从头到尾仔仔细细的看完了文章,脸上流露着看到优秀作品的欣赏与高兴,他抬眼朝马卫都看过去。

“小马!”

“诶,主任!”

“这份文章,你觉得怎么样?”陈浩曾没有说出自己的观点,而是想考校考校马卫都这个年轻人。

马卫都沉吟着说道:“文章对于《人生》的内容以及高加林这个人物的分析可谓鞭辟入里,对于如何塑造当代农村人物形象的看法也都是金玉良言,是难得的好文章。”

陈浩曾眉眼含笑的看着马卫都,“你的评价倒是很高。”

“主任,我这都是内心的真实想法,您多批评指正。”马卫都眯着眼睛谦虚着说道。

陈浩曾点点头,“总结的算是到位,不过视角还是应该要更广一点。”

马卫都本来是有些得意的,听着陈浩曾如此说,他不禁说道:“那您给我讲讲,让我学习学习。”

他的语气中七分是请教,还有三分是不服。

陈浩曾却并未在意他的语气,神情沉稳。

“最近一些杂志上有关于《人生》的评论你也应该看到过,总的来说,大多数评论家对于高加林这个人物是持批判态度的。

但在许灵均的这篇文章当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他对于高加林这个人物的态度是很中立的,他既认可高加林身上积极的部分,也包容高加林的缺陷。

这两种态度看似是评论者对于作品、对于人物的看法,实则却是两种话语体系间的碰撞。”

马卫都本来还觉得陈浩曾是要故弄玄虚,想压压他的锐气,但听到陈浩曾提到“话语体系”,他的脸色忍不住认真起来。

昨天取稿子时,他当着林朝阳的面将文章好一顿夸,其中虽有奉承的成分,但大体是真实的感受。

在两人的交流过程中,林朝阳提到了陆遥对于《人生》的一些创作感悟,包括陆遥对于时代、对于社会的一些看法。

尽管马卫都也看过《人生》可当他听完林朝阳对于这部小说的剖析,他觉得自己想的那些东西实在是浅薄的可以。

马卫都也曾在林朝阳的口中听到了“话语体系”一词,今天陈浩曾竟然与林朝阳不约而同的一样提到了这个词,马卫都断不会认为这只是巧合。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