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独张承治表情波澜不惊。
谁急眼就说明谁被戳到了痛处,李拓和陈健功写的都是短篇小说,而且最近也没什么新作品问世。
张承治三月份刚在《燕京文学》发表了中篇小说《黑骏马》,在文学界和读者群体收获了不少好评。
只可惜这部小说跟林朝阳的《禁闭岛》前后脚发表,风头完全被抢走,没有形成多大的影响力。
朋友之间挖苦也好、嘲讽也罢,都是开玩笑的成分居多,谁也不会当真,说笑了一阵,几人准备告辞离去。
临走还不忘顺了点陆文甫寄来的茶叶,美其名曰:不能厚此薄彼。
林朝阳回到西院正房,张桂芹和陶玉书已经将卫生打扫的差不多了。
林朝阳给她们俩沏好了茶,“歇歇吧。”
张桂芹坐下喝茶,对林朝阳说道:“以前总盼着你能在燕京落地生根,有个自己的窝。买华侨公寓的时候,我跟你爸还挺高兴的。现在可好,房子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光是打扫都快打扫不起了。”
“没事,回头我请个人。”
闻言,张桂芹顿时急了,“请人?请人干什么?”
“洗洗涮涮,烧火做饭,简称保姆。”林朝阳说了一句俏皮话。
张桂芹的脸色却异常严肃,“有俩钱儿把你烧的,家里有人请什么保姆?你没手没脚,还是我没手没脚。”
“不是你说打扫太累了嘛!”
“累点怎么了?庄稼人累点不是应该的吗?”
林朝阳和陶玉书对视了一眼,非常识时务的选择了闭嘴。
次日,林朝阳上班带了一罐碧螺春放到借书处前台。
“朋友刚寄来的新茶,大家都尝尝。”
杜蓉调侃道:“又拿这些小恩小惠来收买我们是吧?”
林朝阳请假、迟到、早退是家常便饭,多有用到借书处几个同事帮忙的时候,因此时不时的就会给大家带点东西。
“这叫朋友间的无私馈赠。你这个人,庸俗!”
杜蓉嘴上嫌弃着,茶泡的比谁都快。
茶杯里的水汽升腾,散发出阵阵幽香,“嗯,闻着可比高碎强多了。”
高碎是旧时燕京茶叶店筛茶时筛出的茶叶末,所以也叫高末,这种碎末在别的地方是弃之无用的东西。
但对于那时候的燕京贫民来说,却是难得的茶饮原料,久而久之燕京的平民阶层就有了喝高末的习惯。
建国后,各单位也给员工发高末,这茶又有了新的称呼,叫成了劳保茶。
“你这话就说错了。高末本质上也是好茶,要不怎么叫高级茶叶末呢?
只不过是形容不佳,属于是小姐身子丫鬟命。”
林朝阳语气诙谐,杜蓉被他逗笑,“行,那我们就笑纳了!”
今天前台是杜蓉和郑同江值班,杜蓉跟林朝阳说话的时候,郑同江已经牛饮上了,边喝还边说,“好茶!好茶!”
“老郑,你也不怕烫。”
“喝茶要喝烫的,娶媳妇要娶胖的,你们年轻人不懂。”
几人说笑了一会儿,林朝阳正准备去楼上书库,外面突然传来了一阵动静。
第283章 我给您背一段
燕大学生热爱参与各种活动,校园里但凡有点风吹草动,必定鸡飞狗跳,林朝阳在燕大工作快四年了,已经习惯了学生们时不时就要闹出点动静的热情。
听着外面的动静,他猜想可能又是某个社会精英来学校参加活动,引起了学生们的围观。
这种事以前发生过好几次,燕大学子们若是独自一人时,都能保持点名校学子的风采,可人一旦多了,也不免沾上点从众心理,干什么也都是乌泱乌泱的。
“又出什么事了这是?”杜蓉听着动静就想出去看看热闹。
林朝阳对这些事不感兴趣,直接上了楼。
他刚坐下没一会儿,就听着楼下的喧闹声越来越大,最后好像停在了图书馆楼前。
没过多长时间,楼下传来噔噔噔的脚步声,只见杜蓉气喘吁吁的跑上楼,似乎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事。
“朝……朝阳,你快……快下楼看看!”
“出什么事了?”
林朝阳看着她的状态,忍不住站起身询问。
“刘……刘晓庆来了!”杜蓉激动的说出一个名字。
“刘晓庆?”
听到这个名字,林朝阳脸色充满意外,他实在是想不通刘晓庆出现在燕大的原因。
“她来演讲啊?”